银杏叶,李爷爷给她写了一幅 “书香满巷” 的书法,陈老板给她装了几罐酸梅汤和银杏叶书签,孩子们给她送了自己做的银杏叶标本画。
苏曼接过这些礼物,眼眶湿润了:“谢谢大家,我明年春天一定来,跟大家一起办书画节。”林夕递过一幅画,画的是巷里的 “读书夜”—— 灯笼下,大家围坐在一起看书,雪团趴在脚边,石桌上放着桂花糖粥和酸梅汤。“苏老师,这是我给你画的,等你下次来,咱们再一起把书画节的样子画进去。”苏曼接过画,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我一定好好珍藏,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公交车缓缓驶来,苏曼踏上车门,对着大家挥手:“春天见!”邻居们也挥手回应:“春天见!”公交车渐渐远去,雪团还站在巷口,望着公交车消失的方向,尾巴轻轻晃着。
张婶叹了口气:“苏作家这一走,巷里好像安静了不少。”陈老板说:“没事,春天她就来了,咱们现在可以开始准备书画节的事了。”李爷爷点点头:“对,我明天就开始练书法,把书里的好句子都写下来。”
林夕和晨光牵着雪团,往画室走。阳光洒在金黄的银杏叶上,把巷里的青石板路也染成了金色。林夕忽然说:“我想把苏曼的书里的故事,都画成一套连环画,放在画室里,让来的游客能一边看画,一边读故事。”晨光笑着说:“好啊,我帮你整理故事线索,咱们一起画。”
回到画室,林夕把苏曼送的书放在书架上,和自己的画稿排在一起。她翻开书,看到扉页上苏曼写的话:“银杏巷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群人的温暖,一段藏在日子里的温柔。”她拿起画笔,在画纸上轻轻落下第一笔 —— 画的是巷口的老银杏树,树下放着一本翻开的书,书里的文字变成了飘飞的银杏叶,落在每个邻居的肩头。
接下来的日子,银杏巷的邻居们都忙着准备书画节。张婶每天都去院子里打理桂花,准备明年春天做更多的桂花糖;李爷爷每天都在院子里写书法,桌子上堆满了写好的红纸条;陈老板去城里进了些新的材料,准备做更多的手工小玩意儿;孩子们每天都在巷里练习挂灯笼,还把自己画的小画贴在灯笼上;林夕和晨光则每天背着画架在巷里写生,把邻居们忙碌的样子,都画进了画里。
有天傍晚,林夕正在画 “李爷爷写书法” 的场景,忽然看到巷口来了几个背着相机的人。他们手里拿着苏曼的书,说是看到书里的介绍,特意来银杏巷拍照的。“我们想拍书里写的杂货店、老槐树,还有画里的场景,” 其中一个人说,“不知道林小姐能不能给我们指指路?”林夕笑着点点头,带着他们在巷里转了起来。她给他们讲书里没写全的故事,比如陈老板的杂货店以前是个小茶馆,李爷爷的书法曾经挂在城里的美术馆,张婶的桂花糖粥每年秋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