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秋光满巷与书的回响(2 / 4)

晨幕林夕 剑雨飘零 2357 字 1天前

她会在老槐树下给游客读一段 “夏日的槐树下”,会在民宿里跟住客聊书里的邻居故事,还会带着孩子们在巷尾的小溪边,把书里的 “小溪捉鱼” 变成真的游戏。

    有天下午,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孩子来巷里,手里拿着苏曼的书,说是特意从外地赶来的。“我们看了书,觉得银杏巷太温暖了,想带孩子来感受一下,” 妻子笑着说,“孩子读了‘豆豆的银杏叶书签’,非要来跟豆豆学做书签。”豆豆听到这话,立刻拉着小朋友去捡银杏叶,还从家里拿来胶水和彩笔,认真地教他怎么在叶片上画小太阳。林夕看着两个孩子趴在青石板上做书签的样子,拿起画架,把这一幕画了下来。

    苏曼站在一旁,看着林夕画画的背影,拿出笔记本写下:“画里的银杏巷是定格的温暖,而巷里的日常,是流动的、鲜活的温暖。” 她忽然转头对林夕说:“下次我再写银杏巷的故事,能不能把今天这一幕也写进去?两个孩子做书签的样子,太可爱了。”林夕笑着点头:“当然可以,这也是银杏巷的故事啊。”

    这天晚上,巷里的邻居们聚在张婶家的院子里,举办了一场小小的 “读书夜”。大家围坐在灯笼下,轮流读着书里的段落,读到有趣的地方,就一起笑;读到温暖的地方,就安静地回味。

    李爷爷读了 “老槐树的故事” 那一段,声音里带着回忆:“这棵老槐树,我小时候就在了,那时候夏天乘凉,冬天堆雪人,现在看着书里写它,就像看到了自己的老伙计。”张婶读 “给王爷爷送菜” 的时候,眼眶有点红:“其实我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大事,就是邻里之间该帮的忙,没想到苏作家把它写得这么让人心里暖和。”孩子们也抢着读 “雪团的故事”,稚嫩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雪团趴在张婶脚边,乖乖地听着,像是在回忆自己的 “明星经历”。

    苏曼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感动。她原本只是想写一本关于银杏巷的书,却没想到这本书成了巷里人共同的回忆载体。她忽然说:“明年春天,咱们可以在巷里办一个‘书画节’,把林夕的画挂在巷里的墙上,把书里的段落抄在灯笼上,让整个巷都变成‘会说话的巷’,好不好?”

    大家都兴奋起来。张婶第一个响应:“好啊!我来做些好吃的,招待来的游客。”李爷爷说:“我来写书法,把书里的句子写在红纸上,贴在巷口。”陈老板说:“我来做些带书和画图案的小玩意儿,让游客能把银杏巷的记忆带回家。”林夕和晨光也点头:“我们来准备画,把巷里这半年的新故事,都画进画里。”孩子们欢呼着说要帮忙挂灯笼、贴纸条,院子里的气氛热闹得像过年。

    转眼到了苏曼要离开的日子。这天早上,巷里的邻居们都来送她。张婶给她装了满满一袋子桂花糖和晒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