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里安装新的多媒体设备;念菲和陈默则在操场上布置 “文化寻宝” 游戏的线索;叶菲和小林则在宿舍里整理孩子们的生活用品,每个床位上都放着崭新的床单、被套,床头柜上摆着印有夏令营 logo 的水杯和笔记本。
“叶老师,您看这个自然科学实验室怎么样?” 李哲拉着叶菲走进一间教室,里面摆满了崭新的实验器材 —— 显微镜、放大镜、植物生长观察盒,还有模拟星空的投影仪,“我们特意设计了‘山区植物观察’课程,让孩子们采集家乡的植物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再用投影仪展示星空,让他们既了解身边的自然,也能仰望远方的宇宙。”
叶菲走到显微镜前,透过镜片看到了一片树叶的细胞结构,清晰的纹路在视野里展开,像一幅精致的图画。“太用心了,” 叶菲感慨道,“很多山区孩子从来没见过显微镜,这次不仅能亲手做实验,还能了解宇宙的奥秘,对他们来说肯定是难忘的体验。”
正说着,陈默的手机响了,是外交部的同事打来的。“太好了!” 陈默挂了电话,兴奋地对大家说,“我的同事们明天会提前来营地,还会带来一些国外的小礼物,有英国的明信片、法国的钥匙扣,还有美国的卡通贴纸,准备送给孩子们当见面礼。”
念菲也笑着说:“我还联系了北京的几位同学,他们都是学艺术的,愿意来夏令营教孩子们画画、做手工,把孩子们带来的特产做成手账,记录这次夏令营的美好时光。”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校园里,给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叶菲站在操场中央,看着眼前的一切 —— 崭新的教室、温馨的宿舍、充满童趣的游戏布置,还有身边充满热情的伙伴们,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再过几天,这里就会充满孩子们的笑声,那些来自不同山区的孩子,将在这里相遇、相知,一起开启一段难忘的梦想之旅。
七月初的北京西站,人声鼎沸。叶菲、念菲、陈默和李哲带着志愿者团队,举着 “欢迎‘启智夏令营’小伙伴” 的牌子,在站台上等候。念菲特意穿了一件印有英语单词的 T 恤,手里拿着一大把彩色气球,准备送给第一个下车的孩子;陈默则穿着一身休闲西装,手里拿着《外交礼仪小手册》,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来了!来了!” 小林指着远处驶来的火车,兴奋地喊道。火车缓缓进站,车窗里探出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孩子们挥舞着小手,大声喊着 “老师好”。
火车停稳后,孩子们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依次下车。第一个跑下来的是宁蒗县的妞妞,她穿着去年夏令营时的粉色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