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公益基金办公室里的忙碌。叶菲正对着电脑屏幕,逐行核对 “启智夏令营” 的名单 —— 今年的夏令营规模比去年扩大了三倍,除了云南宁蒗县的孩子,还新增了甘肃、青海两地山区学校的学生,总共一百二十个孩子,即将在七月初抵达北京。
“叶老师,甘肃定西希望小学的校长发来消息,说孩子们已经开始打包行李了,有的孩子还特意准备了家乡的特产,想带给北京的小伙伴。” 小林抱着平板电脑走进来,语气里满是期待,“您看,这是孩子们拍的照片,有的拿着自己种的向日葵籽,有的抱着手工编织的小篮子,眼睛里全是盼着来北京的光。”
叶菲接过平板电脑,指尖轻轻划过屏幕里孩子们的笑脸。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手里举着一个用麦秆编的小鸟,嘴角咧得大大的;旁边的小女孩则抱着一个布娃娃,娃娃的衣服是用碎花布拼的,针脚虽然有些歪歪扭扭,却透着格外的认真。“把这些照片打印出来,贴在夏令营营地的照片墙上,” 叶菲抬头对小林说,“再准备一些收纳盒,孩子们带来的特产可以统一放在盒子里,开营仪式的时候让大家互相分享,既能增进友谊,也能让他们感受到不同地方的乡土文化。”
小林刚点头应下,办公室的门就被推开了。念菲和陈默并肩走进来,两人手里都拎着大大的行李箱。“妈,我们把夏令营要用的英语教具和外交礼仪手册都准备好了!” 念菲打开行李箱,里面装满了彩色的单词卡片、英语绘本,还有印着不同国家国旗的小旗子,“这次我还设计了‘文化寻宝’游戏,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比如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找藏着的‘京剧脸谱’卡片,找到后要用英语介绍脸谱的颜色代表什么,既好玩又能学知识。”
陈默也打开自己的行李箱,里面是一本本装订精美的《外交礼仪小手册》,封面上印着可爱的卡通外交官形象。“我在手册里加了‘中外交流小技巧’,比如和外国朋友见面时怎么礼貌问候,怎么介绍自己的家乡,” 陈默笑着说,“另外,我还联系了外交部的同事,他们愿意来夏令营当志愿者,给孩子们讲真实的外交故事,教他们简单的外语对话,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外交官的工作。”
叶菲看着眼前的两人,心里满是暖意。她想起去年夏天,念菲还在为如何让山区孩子喜欢上英语而发愁,陈默也只是个怀揣外交官梦想的学生;如今,他们都已经能独当一面,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公益事业助力。“你们考虑得太周全了,” 叶菲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明天咱们一起去营地做最后的检查,确保孩子们来了能住得舒心、学得开心。”
第二天清晨,夏令营营地的校园里一片忙碌。李哲带着 “启智教育” 的志愿者团队,正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