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中外青少年结对计划”:“我联系了国内十所‘启智班’和非洲五所‘启智班’,打算让中国孩子和非洲孩子结成对子,通过书信、视频的方式交流学习。等‘中非友谊学校’建成后,还会组织他们互相参观,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生活。”
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一张张充满希望的图纸和资料上。叶菲看着身边忙碌的伙伴们,心里满是温暖 —— 从最初的 “启智班”,到现在的 “中非教育公益论坛” 和 “中非友谊学校”,这条路他们走了两年多,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每次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看到公益项目一点点落地,所有的辛苦都变成了值得。
三月的北京,春风拂面,“中非教育公益论坛” 在国家会议中心如期举行。开幕式当天,来自中国、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等二十多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公益人士和青少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教育公益的未来发展。
妞妞穿着一身崭新的民族服装,和卡玛、阿米娜一起坐在观众席上。当叶菲走上讲台,开始介绍 “启智班” 的发展历程时,妞妞的眼睛一直盯着大屏幕 —— 屏幕上播放着云南 “启智班” 孩子们上课的场景,播放着肯尼亚 “启智班” 孩子们做科学实验的画面,还有上海 “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营” 里,不同国家孩子一起欢笑的瞬间。
“教育是跨越国界的桥梁,也是点亮梦想的火种,” 叶菲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两年来,‘启智班’从中国的大山深处走到非洲的草原之上,从最初的一个班级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个班级,帮助了上千名孩子。未来,我们希望能在更多国家设立‘启智班’,建设更多‘中非友谊学校’,让更多孩子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梦想的种子在全世界生根发芽。”
叶菲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卡玛拉着妞妞的手,激动地说:“妞妞,你看!咱们的‘启智班’被这么多人认可,以后一定会有更多非洲孩子能像我们一样,在‘启智班’里快乐学习,实现梦想。”
阿米娜也笑着说:“等‘中非友谊学校’建成后,我要在那里当志愿者,教孩子们卫生知识,就像中国志愿者姐姐教我一样。”
论坛期间,妞妞和卡玛、阿米娜还参加了 “青少年梦想分享会”。轮到妞妞发言时,她拿着自己写的《大山里的外交官》续篇,声音响亮地说:“我以前觉得,大山外面的世界离我很远,梦想更是遥不可及。但自从有了‘启智班’,自从认识了卡玛、阿米娜和莉莉,我知道了梦想不分国界,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我以后想当一名外交官,促进中国和非洲的教育合作,让更多孩子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