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云南宁蒗县,年味还没散尽,山间的积雪却已开始悄悄消融。妞妞家的小院里,红灯笼还挂在门框上,她正趴在木桌上,给肯尼亚的卡玛写回信。信纸旁边,放着一枚用红绳系着的向日葵籽吊坠 —— 那是她用去年收获的向日葵籽打磨而成,打算寄给卡玛当新年礼物。
“卡玛,新年快乐!” 妞妞一笔一画地写着,“我们这里过年会吃饺子、贴春联,爸爸还带我去山上放了烟花,烟花在天上炸开的时候,像极了草原上的星星。你说你们那里过年会跳传统舞蹈,还会围着火堆唱歌,我真希望能亲眼看看。对了,叶老师说,今年三月‘中非教育公益论坛’召开的时候,你和阿米娜会来中国,到时候我一定要带你吃最香的饺子,带你去看我们家乡的向日葵田,虽然现在它们还没发芽,但我能想象到夏天金灿灿的样子。”
写完信,妞妞小心翼翼地把信纸折好,放进信封里,又把向日葵籽吊坠塞了进去。她走到院子里,抬头望着远处的雪山,心里满是期待 —— 这是她第一次盼着春天快点来,不仅因为春天能看到漫山的野花,更因为春天能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
同一时间的北京,叶菲的公益基金办公室里,工作人员们正忙着筹备 “中非教育公益论坛”。会议室的白板上,写满了论坛的流程安排,从嘉宾邀请到议程设置,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打磨。叶菲拿着一份嘉宾名单,逐行确认着:“肯尼亚教育部的代表已经确认参会,乌干达和卢旺达的公益组织也会派代表过来,还有国内的十位校长,他们都想把‘启智班’的经验带回自己的学校。”
“叶老师,这是‘中非友谊学校’的设计方案,” 王剑拿着一叠图纸走进来,“中国建筑设计院的团队结合了肯尼亚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教学需求,设计了开放式的教室和户外实践区,还特意留了一片土地,用来种咱们去年从云南带来的向日葵籽和北京的槐树籽。”
叶菲接过图纸,翻到校园规划图那一页,眼睛亮了起来:“这个设计真好!开放式教室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亲近自然,户外实践区还能用来做科学实验,种上向日葵和槐树,等夏天来了,孩子们就能在树荫下学习、玩耍,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自在。”
两人正讨论着,念菲拿着一摞厚厚的资料走进来:“‘跨文化游戏化教学’课程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把中国的剪纸、书法,非洲的木雕、鼓乐,还有法国的绘画都融入了游戏里。比如‘文化拼图’游戏,孩子们需要把不同国家的文化元素拼在一起,既能学习知识,又能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还有‘梦想接力’游戏,每个孩子说出自己的梦想,其他孩子要帮忙想实现梦想的办法,这样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陈默也跟着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