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知道的。
这也是王弋私藏的杀手锏之一,世家还没逼他到那个份上,不然王弋早就让人编撰氏族志了。
可是这种事国渊是怎么知道的?氏族志可是唐朝的产物。
其实王弋想岔了,氏姓论确实是汉人编撰,而且这个人就是管宁。
可惜这本书并没有流传下来,只能当个传说,没有参考价值。
国渊曾跟随过管宁,知道一些他的想法也不为过。
“关于氏姓论,你有什么想法?”
王弋动了杀心,但凡国渊有一点问题,他都会毫不留情的解决掉。
老乡固然值得思念,但这个时代有他一个就够了,真要蹦出来个老乡,那就是个大麻烦。
“主公,氏姓自上古流传下来几经演变,很多含义早已不复从前。”
国渊脸上没有一丝异色,反而十分认真的说:“若是将姓氏的历史考证出来,想必世家们对地域的归属感就会小很多吧。”
国渊的回答让王弋松了口气,得亏不是氏族志那种给世家论排名的东西。
但这里隐性的排名同样也有,于是王弋问道:“何为第一姓?”
“主公英明!
臣以为当是有熊氏。”
国渊显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同样打起精神说道:“氏姓论不该有高低贵贱,只应由时间排序。
历朝历代王者为尊,其后便是各方诸侯,再次乃是麾下臣子。
臣子不论官职,只看出生年岁。”
“这不是一个小工程,没有十数年很难编撰校对完成,你准备以后就做这个吗?”
王弋算是应下了国渊的建议,不过他有些不舍,国渊这样的人才不应该将时间浪费在这上面,虽然氏姓论真要编出来绝对是一部震惊天下的奇书。
国渊自己也不愿意,起身行了一礼说:“主公,编撰氏姓论之人必然要德行充沛。
臣以为臣私德不及,不足以编撰此书。”
他对自己的认知倒是明确,因为他也不确定自己真要上手去编撰会不会夹带一些私货。
不过他倒是有人选:“主公,臣推荐管幼安主持修撰。
管幼安名声高洁,定可做到大公无私。”
管宁吗?这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王弋想了想觉得也行,只是管宁这个人有瘾,有隐世不出的癖好,想要请动他可不容易。
“哈哈哈……”
一直没有说话的郑玄忽然哈哈大笑,接着对王弋说道:“中和放心,此事便由我去与管幼安说项。
若他不来,我便将他绑来此地。”
“如此,多谢康成公成全。”
王弋起身行了一礼说道:“若有所需,尽可去州牧府支取,一应事务绝不会有丝毫短缺。”
王弋对郑玄还是非常客气的,老家伙对王弋非常照顾,将其视为自家子侄。
“钱你当然一文都不能少。”
郑玄笑着说道:“只是东观的藏书……”
王弋闻言也笑了,现在敢和他这么说话的就只有郑玄老头了,其他人即便是曾经将他打出门的刘德然也不敢有所放肆。
“康成公,那些藏书不一直都是由您管理的吗?难道我还要再派另一个人来管理不成?”
王弋也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