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1 / 5)

一路西行 姜泊岩 3585 字 3天前

    王莽朝地道扔了两颗手榴弹,投石问路、消灭可能躲藏在里面的伏兵;地道里的尘垢还未散尽,他紧接着钻进,在视线模糊的角落布置了几颗触线即炸的手榴弹。柴洪亮想:敌人若修复或重建碉堡需要时间,在碉堡形成战斗力之前他们没有必要守着这儿的毫无意义的阵地,但有必要布设手榴弹,一来清除可能出现的敌情,二是手榴弹的爆炸声也可以为己方后续的部队提供预警。

    暗箭因为特别难防,所以极易伤人。人心有时阳光,有时又很阴暗;让人不敢直视的除了温暖的阳光,还有人的冰冷的心。中国士兵也好,日本士兵也罢,处于生与死的边缘,同样冷漠至极。

    入缅的第一场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为此付出了伤二十多、牺牲三十多名士兵的惨恻代价!惨胜如败。景腾和康文玉以及杨绎商议后决定向山城索要兵员——对地道和暗堡等隐蔽工事的攻坚,需要强大的火力配合,几百个人想打下工事坚固的阵地,无异于以卵击石。

    埋葬了三十多个年轻的躯体,景腾栾睃着新坟周围常青的松柏,祈祷它们能护佑客死他乡的忠魂,在每一个月光如水的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悄悄地去看望思念他们的亲人。

    山城同意了景腾的请求,给他派遣了两千名高学历的学生。考虑到学生需接受一段时间的训练方可投入血腥的战场,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陈灏授意景腾在缅甸选择一片区域,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厉兵秣马;待时机成熟,全力朝日军占领的要地推进。原先处于远征军第二位置的第200师,成为了远征军的先头部队。

    学生们戎装到来,康文玉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中;掌握了基本的射击,格斗和拼刺刀等杀敌技艺后,他又给学生兵加入了攀山、越岭、辨别方位和寻找水源等适应山地丛林战的训练科目,并要求大家时刻保持几个信念: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当陷入困境和面临危险时,相信本旅友军一定会前来营救和帮助。

    景腾偶尔因一些娇生惯养的学生拖累训练进度发火,不久又会因成绩突出的学生变得歆快,烦躁不了了之。每当赪怒的他关起门、对康文玉抱怨上峰总安排弱不经风的孩子给他,康文玉总一笑置之——这是长官对心腹爱将不设防的唠叨,长官的内心喜欢这些学生——从应曜和黄文举等学生兵身上清楚地显现:高学历学生熟练掌握枪支弹药原理、兵法战法运用和通讯器械操作所需的时间,是普通士兵的一半甚至更少的时间。

    应曜蹲在地上,双臂支颐,出神地看着氿滥溢出的清流;想到意气风发的新兵,他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自己加入军队时天真而稚嫩的心理。人生需经历一段又一段的过程,这些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是不一样的。第一次离家是去读高中,紧张的学习之余,躺在宿舍的床上,他会怀念宽大的家箦;当兵后,枯燥而辛苦的训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