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的是,明代是行政与司法一体,他还要审案。
10万人的大山寨,每年至少几百场案件和纠纷。在土王的统治时代。判案的原则就是比地位、比拳头、比银子。如果涉案双方实力相近,就采取“神判法”,譬如点一堆火。控方辩方一起跳进去,谁先烧死算谁输;或者烧一锅热油,谁敢把手伸进去捞出铜板算谁赢。
金士麒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小江山,当然不容许丑恶延续,但他手中无人啊!他只能临时拆分职责把行政职责交给农牧所,他们既负责修水利,也负责收税;把司法职责交给民勇大队。他们既负责抓人,也负责判案。
金士麒心里明白:绝对的权利,就等着腐败吧!
可是他手中无人!
不久之后金士麒就找到了对策。他结束小蜜月、回到藏宝港时。水营都司姚孟阳正送来一份“关于水营伤残退役官兵长期补助之预算书”,金士麒的眼前豁然开朗。
伤残军人!那些为了帝国江山抛洒热血的军人们,那些缺胳膊断腿但脑筋仍然灵活的军人们,他们可以成为“转业干部”嘛。这不但能解决行政管理方面的人力缺口。更能极大地激励军队的士气!以后士兵退役了。可以担任小吏;军官退役了,可以担任官员和法官。只要脑袋没受伤,就保证有一份好工作。
“嚓,我太聪明了!”金士麒大喜。
他立刻召集兄弟们,商讨开设一家“政务和法律”的综合性学堂,用来培训退役军人。查应才则提醒他,那些大兵们也都不识字,恐怕都要从“人之初性本善”开始教授。
“好!兄弟们。是时候把全套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了,从娃娃抓起。”金士麒下定了决心。“其实我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如今,金士麒兄弟已经控制了南丹卫和迁江十寨,治下近15万人口,学龄儿童就有3万之多。即便无法让所有的孩子都读书,但军官、工匠、商人富户这些主要家庭的男孩应该接受教育,也有3000多人。根据初步的计算,需要在藏宝港开设5所小学堂,在每个大寨中再开设1所;另外在军营、工场等重要机构中也开设针对成年人的扫盲学堂,共5所。上述就是基础的教育规划,总计20所小学堂。
在此基础上,再开设三家“大学堂”
“文政学堂”。用来培训官吏和司法人员,还有小学堂的教师。
“理工学堂”。其实金士麒早就开办过“技术学习班”,他还编过关于数学和物理的基础教材。
“讲武堂”,开设步兵、炮兵、骑兵、工兵、水兵等各个兵科。
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