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有些代价,都是必须支付的(2 / 5)

!办公室坚决落实常委会决定和您的指示!”

宋运辉立刻表態,神情严肃:

“我已经初步考虑了一个组建方案。组长自然由您亲自担任。副组长,擬请政研室刘清源主任、发改委分管副主任、財政局分管副局长、自规局一把手担任。成员从相关业务科室抽调精干力量。”

“办公地点可以设在市委政研室,便於集中研討。初步工作计划……”

他匯报得条理清晰,考虑周全,显然是会后立刻进行了思考,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执行力。

郑仪安静地听著,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

宋运辉的方案很完美,完美得……毫无破绽。

完全符合组织程序,充分考虑到了各部门的权责和面子,甚至把办公地点这种细节都想到了。

这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办公室主任该有的水平。

但,这不是郑仪想要的。

他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执行者,一个程序专家。

他需要一个能理解他真实意图、能和他一起在这潭深水里搏击风浪的伙伴,或者说……绝对忠诚的手下。

郑仪打断了宋运辉的匯报,语气依旧温和,但问题却骤然尖锐:

“运辉同志,你觉得,这个调研组,真正要啃下的硬骨头是什么”

宋运辉微微一顿,显然没料到郑仪会突然问这个。

他略一思索,谨慎地回答:

“我认为,一是釐清歷史旧帐的复杂性,数据核实难度大;二是平衡各方利益的难度,既要保障群眾合法权益,也要考虑財政和企业的承受能力;三是……”

“是四海集团。”

郑仪的声音平静地响起,瞬间打破了宋运辉那番四平八稳的回答。

宋运辉的话语戛然而止,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他下意识地避开了郑仪的目光。

郑仪看著他,继续用那种平稳却极具穿透力的语调说道:

“补偿標准的歷史落差,每个地方都有。但为什么在明州,在北河村,会成为引爆点为什么四海集团的项目,总能『恰好』卡在补偿標准更低的时期介入,又总能在需要加速时,推动出台『特事特办』的政策”

“这个调研组,表面上是研究政策,实质上,是要摸清四海系在明州这些年,到底通过这种『时间差』和『政策槓桿』,攫取了多少不正当利益,规避了多少本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是要给他们套上韁绳,立下规矩。”

郑仪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同实质,落在宋运辉脸上:

“运辉同志,你是市委的大管家,在明州工作多年。这里面的水深水浅,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邹书记把这个担子交给我,是信任,也是考验。我需要的是能真正解决问题、敢於触碰核心的干將,而不是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的流程官员。”

“告诉我,运辉同志,你想在这个调研组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是做一个负责会议记录、文件流转的『联络员』,还是……”

郑仪微微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