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一番的大城可是集中了各种防御手段建立起来的。
可是若是面对左田岸雄所说的那种新式武器,那河源上谷的心里便是一点底也没有,毕竟面对那般威力的武器,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坚守不破的。
河源上谷突然起了逃离大城的心思,他这个人本就是个胆略不大的人,又好投机,当初继承番主之位就是看准一次机会豪赌的结果,导致河源上谷这个人一生喜欢投机,但是面对强劲的对手往往选择退缩,这也是坂津番虽然是七大番之一,但是在每年一度的倭桑瀛番主大会上没有太大的话语权的原因之一。
现在天国的大军来袭,他得知对方有难以匹敌的武器用来攻城,立刻便放弃了硬抗的打算,而是第一时间想到要逃离大城,他一直当初左田岸雄所说的策略是对的,就是拖延时间,既然天国远离本土作战,一定不会驻军太长时间,等到对方撤兵之时,自己再寻机进攻,若是没有机会,就等到对方撤走之后,再安然返回大城,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李患之却不知道河源上谷已经产生了逃离大城的想法,在攻取卫城之后,她命人对卫城做了简单的修葺,同时令三军略作休整,因为这次采用了火炮进行攻城,所以天明帝国的士兵并没有耗费过多的体力和伤亡,只是最后冲进城内对尚未逃走的倭桑瀛人进行了短暂的交战,用极小的代价便攻下了卫城,也让天明帝国的将士看到了火炮攻城的好处。
既然人员不需要过多休整,那李患之便计划着立刻向对方的大城进兵,趁对方还沉浸在卫城失守的慌乱之中,一鼓作气攻下大城,拿住坂津番主河源上谷,彻底征服七大番中的一个。
就在李患之要下旨进兵之际,有人来报说天明帝国的第二批援军已经抵达卫城西南十里之地,乃是有禁军总领段雄威所领的三万禁卫军及中府军一部,共计五万大军。
李患之听罢大喜,立时命郑经远前去接应,待段雄威来到卫城见过李患之,合兵一处,天国大军在倭桑瀛的总数已经超过十五万人,汇聚在卫城一处便已经达到十万之众。
有了这样的兵力,李患之对于攻下大城,甚至整个坂津番便有了更大的信心,她即刻下旨命郑经远统兵三万为前锋,自领段雄威、许俦、云破军统兵五万为后军,其余兵力由郑海潭夫妇统领镇守卫城,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坂津番大城杀去。
卫城距大城不过二十里路程,纵然是大军行进,半日便到,郑经远率领前锋一路急行来到坂津番大城之南五里安营扎寨,派出斥候对敌方进行打探,他心中暗想若是有机可乘,便要挥兵攻城,立下头功,也好在女皇陛
待斥候回禀,说是坂津番大城之上旌旗众多,守卫森严,城门紧闭,看起来无机可乘。郑经远暗思既然如此,也要去试探一番,于是率领两万兵马前来大城之前挑战。
只是他在城下叫骂半日,不见对方出城交战,无奈之下只得领兵返回大营,晚间时分,李患之亲临大军来到,见了郑经远询问对方的情形,郑经远无奈说道:“臣来到此地便统兵前去挑战,叫骂半日不见动静,臣无奈只得领兵返回,并未与敌交战。”
李患之听闻郑经远之言,不由脱口而出“河源上谷逃矣!”众将闻言尽皆疑惑,黄令徽上前问道:“陛下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