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的振鸣持续不断,像是某种机关在深处苏醒。
陈砚站在水道入口前,指尖触到石壁微颤,水流自脚下疾掠而过,带着一股金属腥气。
他未回头,只低声下令:“熄灯。”
火把逐一熄灭,黑暗中仅余浑天仪底座散的幽光,映出前方通道轮廓。
云姜紧随其后,药囊轻贴腰侧,听诊器已取出,贴于掌心。
韩谈率亲卫散开两翼,脚步无声,刀柄扣牢。
“这水不对。”
云姜忽然开口,“自然支流不会形成环流涡旋,除非有动力源在牵引。”
陈砚点头,目光落在壁面。
湿滑青石上刻着几道浅痕,非刀斧所凿,而是长期摩擦所致。
他俯身细看,认出一组残缺星图——角、亢、氐三宿排列成弧,与冷宫废井内壁纹路一致。
“墨家标记。”
他说,“这条道,通向他们自己的网络。”
众人继续前行,约半刻钟后,通道骤然开阔。
一扇巨门横亘眼前,青铜铸就,高逾三丈,表面覆满齿轮咬合结构,中心嵌着双鱼衔尾图腾,鱼眼处空缺两枚铜钉。
云姜上前,从间取下银簪,又自药箱暗格取出三枚青铜齿轮。
她将齿轮依次嵌入图腾凹槽,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机关嗡鸣响起,齿轮逐层咬合,带动整座门体缓缓下沉。
水汽翻涌而出,夹杂着陈年尘灰的气息。
门后深渊无底,阶梯盘旋向下,两侧岩壁镶嵌陨铁片,反射出冷光。
陈砚率先迈步,足音被深穴吞噬。
行至中途,云姜忽然驻足,听诊器贴上岩壁。
“有震动。”
她低声道,“周期性,每十八息一次,频率与骊山陵墓那块陨石碎片相同。”
陈砚停下脚步,袖中竹片匕微动。
他想起那日胎记热的异样,当时投影星图竟与北斗天枢共鸣。
若此地真藏墨家遗物,或许并非单纯兵器,而是更远大的造物。
阶梯尽头是一处巨大穹厅。
中央悬空浮着一具青铜巨舰,长三十丈,形如方舟,周身缠绕水银河流,底部六根陨铁柱直贯地脉。
舰铭文清晰可见:“天志载舟,以渡大劫”
。
“没有门。”
韩谈低声说,“也没有接入口。”
陈砚绕行半周,目光锁定舰顶一处圆形凹槽,直径约尺许,边缘刻有十二辰位符号。
他看向云姜。
她沉默片刻,将银簪插入凹槽,顺时针转三周,再逆时针一周。
机关轻响,舰顶开启,升起一座青铜平台,其上浮现立体星图,覆盖整个穹顶。
图像不止中原疆域,西至葱岭,南达南海,北抵极寒之地,东临浩渺大洋,俨然一幅前所未见的全球舆图。
陈砚后背胎记突然灼热,光芒自皮肤透出,与投影中北斗天枢位交汇,空中浮现八字古篆:“方舟可航四海”
。
云姜瞳孔微缩,迅收回银簪。
她低头查看药囊夹层,取出一片薄竹片,上面记录着历年陨石辐射波动曲线。
此刻数值正剧烈跳动,与方舟内部震频完全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