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囚徒敢死立军令暗流操控掌兵权(2 / 3)

—”

他顿了顿,“陛下既敢放虎归山,我等岂能畏畏尾?”

校场灯火彻夜未熄。

云姜在城南平价粮仓施药时,一名伤者被抬至她面前。

此人右腿中箭,箭杆已折,仅余半截麻绳缠绕创口。

她剪开布条,取出残留绳段,触手粗糙,纹理交错,呈螺旋状绞合。

她皱眉。

这并非秦地常用麻绳。

秦制绳索多用渭水苎麻,质地细密均匀。

而此绳纤维粗粝,结节处有独特双股反拧痕迹。

她取出随身拓印纸,轻轻覆于绳上,以炭粉轻擦。

纹路显现刹那,她瞳孔微缩——与章邯战马“惊鸿”

鞍鞯所缠之绳,完全一致。

不是巧合。

她悄然合上药箱,听诊器贴着手腕,传来自己脉搏的震动。

脑海中浮现刑场那一幕:皇帝当众抛出赦令,囚徒拾券血誓,章邯军阵留缺……每一步都精准得如同棋局推演。

而这条楚地麻绳,正是从逃囚身上取出。

她翻开《墨经》竹简,在空白页写下三字:“非战利,乃种。”

写罢,笔尖停顿片刻,又添一句:“兵权不在营中,在亡命之路。”

随即吹灭烛火,起身离去。

深夜,陈砚独坐密室。

案上摊开一张新绘竹简,其上以细线勾勒兵力分布图。

他执炭笔,在函谷关外画下一圈标记,旁注:“五十流徙,七符归营,可试锋。”

门外传来轻叩。

韩谈入内,递上一封密报:“影密卫回报,逃囚分作五路,已有三组进入骊山驿道。

沿途未遇拦截,疑似有人清障。”

陈砚阅毕,搁于案角。

“赵高那边呢?”

“冯去疾闭门不出,赵高亦未召党羽密会。

但……”

韩谈稍顿,“昨夜有人自别院后墙搬运木料,似在加固地下通道。”

陈砚冷笑:“他在修路,等着别人送情报上门。”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

月光洒落庭院,井口石沿泛着微光。

他知道,那下面连着一条通往赵高私宅的密道,如今已被烟柱暴露,再难遮掩。

但他不急。

真正重要的,不是地道本身,而是谁在利用它传递什么。

“你妹妹最近可有异动?”

他忽然问。

韩谈一顿,摇头:“仍在冷宫废井旁调试浑天仪信号器,辰时三刻准时入睡,醒来后举止如常。”

陈砚不置可否。

他知道韩姬身份复杂,暂不宜深究。

眼下更紧要的是,让那五十名逃囚活着抵达巨鹿前线,并带回第一份楚军布防图。

他转身取下墙上浑天仪,调整枢轴角度,使北斗斗柄指向北方偏东十三度——正是函谷关外某处山谷所在。

“明日午时,章邯该出关了。”

他说,“让他带足粮草,走慢些。”

韩谈会意,退出房间。

陈砚重新坐下,将竹简卷起,封入漆匣。

指尖抚过匣盖,忽觉一丝异样——边缘有一道极细的划痕,像是近日新增。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