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兵器构想水力启思(1 / 3)

烛火映在墙上,影子随笔尖移动。

陈砚的手停在羊皮纸中央,朱笔悬于“水轮机房”

四字之上,未落。

他刚放下那枚黑棋不久。

韩谈带来的军报摊在案角,墨迹未干,写着洭水补给受阻、器械损耗过半。

这些字他已看过三遍,却始终无法压下心头的滞涩——胜了赵高,宫禁归心,可前线依旧困于一车一弩的调度。

权术能清内患,却打不赢千里之外的仗。

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图纸上。

骊山北麓的地形在他脑中铺开:温泉水脉自山腹涌出,经三级跌落汇入渭水支流,落差近十丈。

若在第二级筑堰分流,引渠入谷,在隐蔽盆地设厂,足以驱动大型机关。

竹尺压住图纸边缘,他提笔另起一栏,写下三项要务:水源稳定性、岩层承重、出入隐秘性。

每一项都需实地查勘,不能假手寻常工官。

他记起昨日削竹片时,指尖被划破一道细口,血珠渗出后迅凝结——这具身体虽是胡亥,但痛觉比现代更敏锐,反应却更快。

或许,这片土地的节奏本就不同。

门外脚步轻稳,韩谈推门而入,手中无信,只抱拳立定。

“冯劫部已扎营七日,敌踪未现,但粮道仍断。”

他声音低沉,“他传话回来,若再无强弩支援,恐难推进至苍梧。”

陈砚点头,未抬头。

“你见过百人拉锤锻铁?一日不过十戟。”

“历来如此。”

“若有一物,借山水之力自行捶打,日出百戟,你信否?”

韩谈眉峰微动,目光扫过案上图纸。

线条规整,分区清晰,非寻常匠作图式。

他走近一步,看清“传送槽”

与“齿轮联动”

字样,瞳孔微缩。

“这不是机关术?”

“是工法革新。”

陈砚终于抬眼,“墨家造木鸢,靠人力或风力,局限太大。

我要的是不受天气、不耗民力、昼夜不息的兵工厂。

骊山水系恒流,温泉水热而急,若以水轮为枢,带动锻锤、锯木、装弦三线并行——一人监控,百器自成。”

韩谈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抚过图纸边缘。

“地下建厂……不怕渗水?”

“引渠分级控流,设排水暗沟。

厂址选在背阴谷地,入口隐蔽,出口设多重闸门。

一旦启动,外人不知其所在,更无法切断动力。”

“所需工匠?”

“暂不招募。”

陈砚搁下笔,“眼下只做勘察。

你今夜便派影密卫精锐,分三路探查骊山北麓:一路测水流度与季节变化,一路钻地取岩样,辨其坚厚;第三路绘地形图,标记所有可通行路径与遮蔽点。

不得惊动地方官吏,更不可用官府驿马。”

韩谈应声领命,却未立即退出。

“陛下……此策若成,是否意味着各地工坊将不再承担主力兵器制造?”

陈砚盯着图纸,语气平静:“不是不再承担,是逐步替代。

旧法效率太低,一弓需七匠协作,耗时半月。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