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朝堂对决赵高败北(1 / 3)

寅时三刻,铜匣仍封于内侍怀中,陈砚立于寝殿窗前,指尖轻抚浑天仪边缘。

仪器静止不动,指针指向东南偏南,与昨夜无异。

他未再翻动铜符,只是将它收入袖袋,转身时袍角扫过案几,震得镇石微移。

“时辰到了。”

内侍捧匣而出,脚步平稳。

影密卫已在宫门列阵,韩谈立于阶下,甲胄未着,仅披深衣,腰间佩剑垂朝地。

他抬头望了一眼殿顶飞檐,未见陈砚身影,便低头整了整袖口,静候。

咸阳宫正殿,群臣已列班就位。

赵高立于文官前列,月白深衣一尘不染,玉带钩在晨光中泛出冷色。

他照例抬手整理三次,动作缓慢而精准,目光低垂,似在默读手中奏本。

然而当殿外传来内侍通报声——“陛下驾到”

——他指尖微顿,笔尖在竹简上划出一道短痕。

陈砚步入大殿,步履沉稳,未登御座,先立于丹墀中央。

“今日不议常事。”

他开口,声音不高,却穿透殿宇,“昨夜得报,有人伪造朕旨,图谋割据南越,另立新廷。

此非流言,乃逆谋。”

群臣哗然。

赵高缓缓抬头,面露惊诧,随即起身离班,拱手道:“陛下明鉴,南越远隔岭海,若轻动兵政,恐激民变。

老臣近日确曾上书建言‘设郡宜缓’,然皆出于社稷之虑,岂敢妄传巡狩之诏?此必有奸人嫁祸,欲离间君臣!”

陈砚不答,只抬手示意。

内侍上前,双手奉上铜匣。

匣盖开启,三物并列置于御案:一片焦边纸屑拼合残稿,其上“登极”

二字墨迹清晰;一份誊抄草稿,内容为“南越设郡宜缓,恐动摇社稷根本”

;第三件,则是一卷绘满线条的竹简图谱,标注七条信息传递路径,终点皆汇于赵高私宅。

“此残诏出自炭灰显影,与藏于草鞋夹层之纸片拼合,字迹、用纸、墨色皆同。”

陈砚语调平缓,“而此青檀纸,唯中车府令及其亲信可领。

你府中账房惯用顿笔回锋,尤以‘极’字末钩为证,与批阅奏折笔法一致。”

赵高面色不变,却悄然退后半步。

“证据可伪,笔迹可摹。

陛下若因几片碎纸便疑忠臣,恐寒天下之心。”

“你不服?”

陈砚终于坐下,指尖轻敲案沿,“那便听一段话。”

韩谈上前,取出一枚细长竹管,插入青铜留音筒中。

片刻后,一个压低的声音传出:“……白虎令确系上意,焚册之后,便由楚商传话出去……东主说,只要风声起,陛下必自乱阵脚。”

是赵高账房的声音。

殿内死寂。

赵高双拳紧握,指甲陷入掌心,却强撑声道:“此乃剪辑伪造!

谁不知影密卫擅弄机关?陛下竟信此等邪术之音?”

“邪术?”

陈砚冷笑,“那你可知,太医署小吏送药入值房,每次停留半炷香,只为更换炭盆灰烬?你怕墨迹残留,故命人焚烧废纸。

可你忘了,灰中有未燃尽的字角,而笔压深浅,断墨位置,皆可复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