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谣言再起幕后黑手(1 / 2)

晨光斜切过宫门石阶,陈砚立于廊下,手中竹简尚未收起。

昨夜与章邯密谈所定的南越转运之策,本拟今日早朝提请议决,却在踏出寝殿时被谒者拦住。

“市井已有流言,”

那谒者低,声音压得极细,“说陛下将割据岭南,另立新朝。”

陈砚未动,指尖轻轻拂过竹片边缘,像是在核对某处刻痕是否完整。

他没有追问流言从何而来,也没有斥责谒者擅传谣言,只是缓缓将竹简卷拢,交还内侍。

“召韩谈,即刻入见。”

话落,他转身步入东阁,命人闭宫三日,暂停一切奏报递送。

近侍出入名录须逐一核查,连带前五日所有批阅过的文书副本,尽数调出比对字迹与用语习惯。

他知道,这种级别的流言不会凭空而起——它需要精准的切入点、稳定的传播路径,以及一个足以让百官半信半疑的理由。

而眼下最合适的理由,正是他刚刚推动的南越军政改革。

他在案前坐下,取出随身携带的空白竹片,以炭笔勾画信息流向。

线索最早出现在北里酒肆,两名低阶郎官饮酒时提及“陛下已在番禺营宫”

,随后太仆寺有属吏向同僚问询此事,再经御史家仆传入市井,三日内已渗入戍卒营帐。

节奏太稳,节点太准,绝非民间自议论。

他唤来韩谈时,天光尚浅。

影密卫领披甲未卸,显然是连夜值守后直接赶来。

陈砚只问一句:“你可查得出,谁最先说出这句话?”

韩谈摇头:“市井传言如风过林,难追源头。

但散播之人多集中于城西游侠聚居地,其中一人曾参与博浪沙旧案,已被我们盯了半年。”

“那就抓。”

陈砚道,“不必留活口,但要让他开口。”

韩谈领命而去。

不到两个时辰,消息传来:那人被捕当夜便欲咬破藏于齿间的毒囊自尽,幸被影语司暗探觉,灌药压制后押入密室。

审讯持续至午时,供出上线代号“白虎”

,但坚称不知其真名,亦未见过面,所有指令皆通过废弃井道中的陶瓮传递。

陈砚听完回报,起身离座,径赴韩谈府邸密室。

游侠仍被锁在铁架上,面色青灰,呼吸微弱。

陈砚不看人,只接过毒囊残片细察。

粉末呈淡褐,气味微苦,遇水即溶。

他认得这种配法——出自尚药局特制安神散改良方,唯中车府令可凭印信调取三钱以上。

“赵高。”

他低声说,语气如常,仿佛只是确认一件寻常事务。

韩谈站在一旁,未接话。

他知道,仅凭毒药来源尚不足以定罪。

赵高行事向来不留直证,若贸然难,反会被其以“构陷忠臣”

为由倒打一耙。

陈砚沉吟片刻,命人将游侠转移至骊山地道囚室,严禁与外界接触。

随后返宫,在冯去疾门下一亲信身上做了安排。

此人将在稍后的朝议中故意提出:“南越设郡虽利国,然主少国疑,恐生异心。”

——一句话,只为试探。

傍晚时分,韩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