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邯提议军功改革(2 / 3)

缺一不可。”

陈砚在竹简上写下“监军司改制”

五字,又问:“第二?”

“第二,级定爵,催生滥杀。”

章邯声音沉了些,“为了凑数,有些部队专挑老弱妇孺下手,甚至自相残杀冒充敌军。

这不是打仗,是屠戮。

该改。”

“怎么改?”

“引入战术贡献度。”

章邯竖起两根手指,“比如断敌粮道,记大功;夺旗破阵,记重功;救伤卒五人以上,记中功。

不以人头为准,而以实际战果论赏。”

陈砚微微颔,在竹简另一侧写下“非斩计功”

“第三,”

章邯语气加重,“爵禄世袭,寒门难登。

如今一个黔想封爵,除非立下奇功,否则一辈子只能当卒子。

可贵族子弟生下来就有爵位,哪怕无能也能享俸禄。

这样下去,军队迟早变成私器。”

“你想打破世袭?”

“不动高层,先改基层。”

章邯道,“推行军功积分制。

每场战役按表现评分,累积到一定数目,便可授爵。

不问出身,只看战绩。

哪怕是个炊事兵,若屡次救火护粮,照样能升。”

陈砚停下笔,抬头看他:“你不怕那些将军翻脸?”

“怕。”

章邯坦然,“但他们更怕打不了胜仗。

只要制度能让真正能打的人上来,士兵愿意效命,战斗力提升,他们就没理由反对。

若反对,便是心虚。”

两人对视片刻,陈砚嘴角微动,没笑,却透出几分认可。

“明日朔望,你要去城外祭旗?”

“照例要去。”

章邯答。

“我也去。”

陈砚站起身,“就说我去查看边防工事,顺便避避耳目。”

章邯没多问,只点头。

夜更深了,陈砚回到御书房,将写满条目的竹简收进暗格。

他没唤人,独自吹灭灯火,身影消失在廊道尽头。

次日清晨,一辆不起眼的青帷车驶出咸阳南门。

驾车的是名老仆,披着粗布斗篷,背脊微驼。

车内坐着一名佩剑武官,正是章邯。

车行至城外十里破庙,停下。

章邯下车,从马鞍旁取下一只木匣,里面叠放着七十二面旧军旗。

他走入庙中,点燃香炉,将旗帜整整齐齐码在神龛前。

片刻后,那辆青帷车又缓缓靠近。

陈砚下车时已换了一身深衣,外罩皮裘,看上去像个巡视地方的文吏。

他走进庙门,目光扫过残破的碑石和倒塌的屋梁,没说话,只在章邯对面席地而坐。

香火袅袅升起,章邯抓起一把蓍草,随意摊开,口中低语:“东南不利,西北可进。”

陈砚也拿起一束草茎,一边摆弄一边道:“监军司人选,必须是寒门出身,读过《尉缭子》,懂基本战阵。”

“已有名单。”

章邯轻声回应,“三十人,我都亲自考校过。

他们不知此行目的,只道是调往边郡任记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