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世家暗箭流言蜚语(3 / 3)

每篇结尾加一句——‘此策出自陛下亲授,非某臣私意’。

要让百姓知道,这不是哪个官员的主意,是朝廷定的大计。”

韩姬点头。

“扩音筒我可以再调一次,加个共鸣腔,声音能传得更远。”

“去办。”

韩谈犹豫了一下:“若世家派人混进去,故意问些刁钻问题呢?”

“欢迎问。”

陈砚淡淡道,“我们准备了答问册。

比如‘水车耗材否’?答:桑木可替,铁铆可熔旧箭重铸。

‘伤地气否’?答:渠水照流,田亩增产,何来伤损?所有答案,皆依实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

“这一轮,不是比谁力气大,是比谁说得真。

他们靠鬼神吓人,我们靠事实服人。”

话音落下,外头传来轻微响动。

一名影密卫在门外低声禀报:“东市药铺那个散符的巫祝,今早又出现了。

他身边多了个穿灰袍的年轻人,说话时总低头,像是怕人认出脸。”

韩谈立刻看向陈砚。

陈砚却没动,只是将手中最后一份讲稿放下,吹了吹未干的墨迹。

“盯住那个灰袍人。”

他说,“别抓,别惊动。

让他继续说,说得越多越好。”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天光已亮,宫道上几名农夫模样的人被引入偏殿,手里还攥着粗布包袱。

“第一批讲者到了。”

他说。

韩谈退出去安排事宜,韩姬1r在原地,手指轻轻抚过间银簪。

簪头微热,像是刚被人握过。

陈砚回头看了她一眼。

“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她摇头。

“没有。”

“那就去准备铜筒。”

“是。”

她转身走出东阁,脚步轻稳。

廊下风起,吹动她耳坠上的微缩浑天仪,轻轻一晃。

陈砚回到案前,提起笔,在新竹简上写下第一句讲稿:“诸位乡亲,我本是个种地的,去年还靠人力翻车浇田……”

笔尖流畅,墨线清晰。

外头,一名农夫正被引至厢房,口中念叨:“真要说啊?我能说我家田多收了三石麦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