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韩姬鲁班改良水车(2 / 3)

。”

他指了指她裙裾,“听说你身上有家伙。”

韩姬沉默片刻,从裙边抽出一把细长匕,刃口带锯齿。

她将匕放在案上,又解下间银簪,轻轻一拧,簪头弹出一枚铜针。

“桑木韧性强,可代齿轮;废箭簇熔了,能铸铆钉。

三日内,我能做出模型。”

“我要的不只是模型。”

“是能在坡地上用的实器。”

“对。”

韩姬收起工具,行礼退下。

---

第三日清晨,宫苑引渠旁聚了几人。

韩谈带了两名影密卫守在外围,陈砚站在堤岸上,看着渠水缓缓流过新搭的导槽。

水车立在斜坡处,主体由桑木拼接而成,叶轮宽大,叶片呈弧形。

下方是导水槽,上方连着一组连杆机构,末端挂着木桶。

水流冲击叶轮,轮轴转动,带动连杆上下往复,木桶随之提起又倾倒,将水送入高处的灌溉渠。

一名老匠人蹲在旁边看了半晌,伸手摸了摸关节处的铁铆,又掰了掰桑木齿轮。

“没用青铜,也没用整木主轴。”

他说,“但这力道传得匀,不卡顿。”

“能用多久?”

陈砚问。

“照这结构,每日运转六个时辰,撑三个月没问题。

坏了一换零件就行,不耽误事。”

陈砚点头,从袖中取出浑天仪,调整角度测算水流度与提水量。

他一边记录,一边在竹简上画出数据图。

“单位时间提水比翻车多四倍,耗人力减九成。”

他自语,“材料成本不到旧式三成。”

韩姬站在不远处,双手交叠在身前。

她没说话,但眼角微微松了些。

“这东西叫什么?”

陈砚问。

“还没名。”

“总得有个称呼。”

“它靠水力转轴,提桶灌田……”

她想了想,“不如叫‘水转翻车’?”

“也好。”

“或者……”

她声音低了些,“我父亲曾提过一个名字,叫‘机枢引泉’。”

陈砚看了她一眼。

她没继续说,只是低头整理袖口。

陈砚没追问,只道:“即日起,誊抄图纸三份。

一份存少府备案,一份送南阳郡守,一份交工部匠师临摹。”

韩谈上前:“是否昭告天下?”

“不必。”

陈砚道,“先在三辅、南阳、南郡试用。

每地派两名识图匠人随行指导,防止做走样。”

“工坊那边……”

“绕开工匠监。”

陈砚说,“直接从郡县学里挑懂算术、会画图的寒门子弟培训十日,派下去。”

韩姬抬眼。

“你教第一批。”

陈砚看着她,“七日后出,去咸阳西郊农庄,那里有坡田试验地。”

“奴婢……”

“不再是奴婢。”

陈砚打断,“从今日起,授技匠衔,俸禄三级,直属中枢调度。”

她没谢恩,只是站直了些。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