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侵蚀与适应(2 / 4)

>

局部过载警报平均每分钟响起十七次!

我们部署在外的‘维度扰频器’节点,损耗度是预计的八倍以上!

很多区域不得不依靠屏障基阵本身负荷运行来维持稳定,这样下去……”

他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后果。

屏障的能量来源于戴森云,而戴森云的输出并非无限。

这种全方位的、持续不断的试探性攻击,虽然在单次破坏力上远不如第一次的巨爪冲击,但其累积效应和对能源的消耗,却是更加致命的。

然而,物理层面的攻击,仅仅是“噬星者”

适应能力的一个侧面。

更令人心悸的威胁,来自于微观世界。

大约在分散攻击开始后的第二周,部署在屏障最外层的、用于监测空间环境精细变化的“蛛网”

传感器阵列,传回了极其反常的数据。

一种数量极其庞大、个体尺度仅在纳米级别的、非自然形成的粒子流,正随着“噬星者”

的各种能量攻击,悄然附着在“维度屏障”

的能量场上。

这些纳米单元并非惰性物质。

它们像是一种拥有基础智能的寄生体,一旦接触到屏障的能量场,便会进入一种特殊的“休眠”

状态,其表面结构会自适应地调整,以最小化能量反射和散射,几乎与屏障本身融为一体,极难被常规手段探测。

但它们不是无害。

“‘清道夫’无人机采样分析结果出来了。”

苏星河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传来,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震惊,“这些纳米单元……它们在‘窃听’。”

“窃听?”

“是的。

它们不直接破坏屏障结构,而是像附着在神经网络上的病毒,极其缓慢地、被动地记录着流经其附着点的能量流动模式、信息编码方式、乃至……维系屏障存在的、那些涉及高维空间操作的底层逻辑信号。”

苏星河调出了一组复杂的模拟数据,“它们就像无数个分布式的、极其微小的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量子纠缠或维通讯方式,实时传回‘噬星者’的母舰。”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随着时间推移,数据分析团队现了更可怕的现象。

一部分纳米单元开始表现出更积极的“攻击性”

它们不再满足于窃听,而是开始尝试进行极其微弱的、局部的能量注入和频率干扰,试图与屏障的能量场产生“同步共振”

“它们在尝试……‘同化’。”

陈岩指着屏障能量分布图上一些开始出现细微异常波动的区域,脸色苍白,“它们想理解我们的技术,然后……变成我们技术的一部分,最终从内部瓦解或者控制屏障!

就像免疫系统被病毒欺骗,将入侵者当成了自身细胞!”

这种侵蚀是缓慢的,如同水滴石穿,但却是从根本上动摇“维度屏障”

的存在基础。

清除这些纳米单元极其困难,它们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且与屏障能量场结合紧密,强行清除可能会对屏障本身造成损伤。

而“噬星者”

似乎还在不断优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