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信号溯源(2 / 4)

令清晰而坚定。

在绝对的不利中寻找那微乎其微的可能性,是顶尖科学家必备的素质。

分析工作在以近乎疯狂的度和精度展开。

“谛听”

中心动用了联邦最前沿的科技手段:

高维结构扫描:利用基于“烛阴”

量子算衍生出的微观维度探针,对残骸进行原子级别的层层剥离式扫描,试图重构其未被完全破坏前的内部结构蓝图。

量子态信息捕捞:在极低温环境下,研究人员尝试捕捉和稳定残骸中可能残留的、处于量子纠缠状态的信息碎片。

这些信息可能因为自毁过程的能量冲击而变得支离破碎且极不稳定,如同风中残烛。

能量轨迹回溯:分析残骸内部能量回路的熔毁模式,逆向推导能量最后流经的路径,从而定位可能受到最后时刻能量脉冲激的、隐藏的信息存储点。

材料逆向工程:对残骸的构成材料进行分子级分析,试图理解其运作原理和可能的信息编码方式。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寂静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分析中心内,只有全息屏幕上飞滚动的数据流和仪器运行的微弱声响。

工作人员轮班休息,但核心团队,尤其是苏星河,几乎寸步不离。

营养液和提神剂取代了正常的餐饮,每个人的眼中都布满了血丝,但眼神中的火焰却未曾熄灭。

失败的消息接踵而至。

“a7区扫描完成,未现有效信息结构。”

“量子纠缠态捕捉失败,碎片过于紊乱,无法稳定。”

“能量回溯路径在k3节点中断,疑似预设的物理熔断机制。”

压抑的气氛如同浓雾般弥漫开来。

难道“信标-o1”

真的做到了完美自毁,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那声划破深空的“呐喊”

,其内容和目的地,就将永远成为一个谜团?

就在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的时候,转机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

林婉带领的一个小组,负责对残骸通讯单元外壳的一处相对完好的连接节点进行纳米级探针分析。

这个节点位于主结构之外,像是一个不起眼的“固定脚”

,最初并未被列为重点目标。

然而,当探针深入其内部时,现了一层极其纤薄、结构与主体完全不同、并且表现出异常量子相干性的特殊金属层。

“苏博士!

有现!”

林婉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传到了苏星河那里。

苏星河瞬间出现在她的工作台前。

全息屏幕上,放大亿万倍的图像显示,那层特殊金属内部,存在着一种类似晶体生长缺陷的、极其规则的微观结构。

这些结构并非自然形成,更像是……某种信息的物理载体。

“这不是存储单元,”

苏星河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语加快,“这是‘印记’!

是高能量脉冲瞬间通过时,在特定材料上留下的‘烙印’!

就像闪电在沙地上留下的纹路!

尝试读取这些微观结构的量子态!

快!”

新的指令下达,所有的算力和分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