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文明将未战先溃,所有的防御努力都会从内部瓦解。”
联邦迅采取了行动。
舆论管控:“伏羲”
系统加强了对“灵境”
网络的信息监控,大量过于煽动性、散布恐慌和明确鼓吹“牺牲大多数”
的极端言论被删除,部分影响力巨大的“火种派”
意见领袖账号被封禁。
官方媒体开始连篇累牍地表文章和专家访谈,抨击“火种派”
的伦理悖论和战略短视,强调“守护家园”
是人类文明不可动摇的底线。
法律手段:司法部门援引《联邦紧急状态法》和《反分裂国家法》,将公开煽动逃亡、破坏战略资源分配的行为定性为危害文明安全罪,逮捕了几名组织非法集会、煽动对抗的核心分子,起到了相当的震慑作用。
然而,简单的压制无法根除思想。
联邦深知,必须从理论和情感上赢得这场民心之争。
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公开论战在“灵境”
的“真理广场”
展开。
联邦派出了以张诚(虽然他本人更关注技术,但其威望无人能及)、着名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和退役舰队司令组成的豪华阵容,直面“火种派”
的代表。
张诚的言依旧冷静而充满力量:“‘火种派’的同志们,你们计算了飞船逃逸的概率,但你们是否计算过,一个失去了根、在孤独中漂泊的文明,其精神消亡的概率?文明不仅仅是基因和数据的堆砌,更是记忆、情感和共同经历的联结。
放弃太阳系,就是斩断了我们的根,那样的‘火种’,即便存活,还是人类文明吗?”
一位退役老将军则情绪激昂:“逃跑?我们能跑到哪里去?g-73的例子就在眼前!
在拥有维度科技的存在面前,分散逃跑很可能不是增加生存机会,而是更容易被逐个击破!
团结,集中力量,寻找敌人的弱点,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也要奋力一搏!
这才是人类精神!
这才是我们从远古走到今天的力量!”
论战没有立刻说服所有人,但它成功地将“火种派”
描绘成的“唯一理性选择”
的形象打破,揭示了其背后的伦理困境和战略不确定性。
尽管官方的组合拳暂时遏制了“火种派”
思潮的公开蔓延,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但那道深刻的裂痕已然出现,无法轻易弥合。
在“灵境”
的某些加密频道,在私人聚会中,“火种派”
的支持者们转入了更深的地下。
他们不再公开鼓吹放弃太阳系,而是开始讨论如何“自助”
,如何利用现有技术,私下里进行小规模的、非法的“微型火种船”
研究和技术储备。
一种对官方的不信任感在暗处滋生。
而在广大的民间,尽管大多数人依然选择相信联邦,支持“迷雾与利剑”
,但一种微妙的变化已然生。
人们在对未来感到焦虑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对“内部”
的审视和猜忌。
曾经铁板一块的文明共识,出现了细微却真实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