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异星生态启示(1 / 4)

木卫二,“欧罗巴”

,这颗木星的冰封卫星,其光滑的冰壳之下,隐藏着太阳系最令人着迷的秘密——一片全球性的、冰冷的深海。

在数公里厚的冰层之下,由潮汐力维持的液态海洋中,生命以一种越地球想象的形式繁荣着。

“深渊凝视者”

号科研潜航器,如同一个散着柔和蓝光的深海幽灵,缓缓巡航在永恒的黑暗与寒冷中。

它的前方,是一片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奇景:无数被称为“水晶水母”

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绵延数千公里的庞大群落。

它们的主体并非血肉,而是某种半透明的、类似硅基的柔性晶体结构,内部流淌着出幽蓝光芒的生物电浆。

它们的触须并非用于捕食,而是如同无数根纤细的天线,缓缓摇曳,释放和接收着微弱的生物电脉冲和复杂的化学信息素。

潜航器内,人类席生物学家李蓝,与晶族科学家“静默观察者-第七辉光”

并排站立。

李蓝是人类中少数能适应晶族那直接、逻辑化的信息流交流方式的学者,而“第七辉光”

则对这种基于液态环境和化学-电信号的生命形式表现出极大的研究兴趣。

“看那里,”

李蓝指着增强现实屏幕上高亮显示的数据流,“它们的脉冲不是无序的。

当一股富含硫化合物的热液喷口突然活跃时,整个群落的脉冲频率和化学信号释放会在o3秒内生协同变化,引导群落边缘的个体向营养源移动,同时警告中心区域的个体避开可能的有害物质。”

“第七辉光”

的信息流平静地涌入李蓝的接收器:“模式清晰。

非中心化决策。

每个个体既是传感器,也是处理器,亦是执行器。

信息通过接触传递,呈网状扩散。

效率低于集中指令,但容错率…极高。

单个体的失效,不影响整体功能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七。”

这正是“全球意识场”

的雏形——一个没有大脑,却拥有近乎即时环境感知和集体应对能力的分布式生命网络。

它不像人类文明拥有明确的核心指挥层,更像一个巨大的、活着的神经网络,其“智慧”

涌现自无数简单个体的协同与反馈。

将“水晶水母”

的通讯模式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它们的“语言”

并非线性的符号,而是多维度的、动态变化的生物电波形和化学浓度梯度的混合体。

在木卫二轨道上的“欧罗巴联合研究所”

内,人类和晶族的科学家们陷入了僵局。

传统的解码算法在这种高度并行、非线性的信号面前束手无策。

“我们像是在尝试用理解一段旋律的方式,去理解整个交响乐团所有乐器在同一时刻出的所有声音,包括乐手翻谱和呼吸的细微声响。”

李蓝揉着胀的太阳穴,对“第七辉光”

抱怨道。

“第七辉光”

的晶体结构闪烁了几下,传递来一段复杂的信息:“或许,我们的方向错误。

不应寻找‘指挥官’,而应寻找‘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