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薪火相传(1 / 4)

炎黄研究院,“弦论实验室”

的牌匾旁,悄然挂上了一块新的铭牌——“新一代通讯技术中心”

实验室内部却并非崭新的装潢,反而保留了前主人,已退休的陈思远教授留下的痕迹:墙上泛黄的克莱因瓶模型,书架上排列整齐的弦论专着,甚至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老教授习惯抽的、早已被健康科技取代的电子烟草味。

苏星河站在实验室中央,身形瘦削,穿着皱巴巴的白色实验服,与周围环境的“旧”

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融合。

他刚刚送走前来表示支持并做最后交接的张诚。

张诚没有多说,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留下一个沉甸甸的金属箱——里面是陈思远教授毕生关于高维拓扑研究的手稿和未表的演算笔记,以及“伏羲”

系统对“维度纠缠信道”

最高权限的访问密钥。

“小苏,这里以后就交给你了。”

张诚的语气平静,但目光深邃,“‘灵网’不仅是通讯升级,更是文明的神经网络。

它的坚韧程度,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决定我们是否还能作为一个整体出声音。”

苏星河没有立下豪言壮语,只是用力点了点头,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金属箱冰凉的表面。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压力不仅来自技术本身的艰深,更来自这份跨越时代的托付。

他不是在开辟全新的荒地,而是在一座已然宏伟但尚未封顶的建筑上,继续向上攀登。

“灵网”

计划的核心,是在太阳系内关键节点部署“维度共振节点”

这些节点并非简单的信号中继器,而是利用优化后的“维度共振晶体”

,在更高维度的时空结构中,建立稳定的“信息锚点”

第一个关键节点,选择部署在火星的奥林匹斯山深处。

这里地质稳定,屏蔽良好,是理想的安装地点。

实验室主屏幕上,实时传输着火星基地工程团队的作业画面。

巨大的岩层被无声地切开,一个直径约十米、形如深海光水母的复杂装置被小心翼翼地吊装进入预设位置。

它的核心是两块经过苏星河团队最新算法调谐的“维度共振晶体”

,周围环绕着多层能量引导环和拓扑稳定场生器。

“节点就位,开始注入初始化能量。”

苏星河的声音在寂静的控制中心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能量刻度缓慢攀升。

屏幕上,代表火星节点的光点开始闪烁,从暗红色逐渐变为稳定的幽蓝色。

数据显示,晶体对正在高维层面建立共振,寻找着与预设的“主网坐标”

——位于地球的根节点——的连接路径。

突然,数据流出现一阵剧烈的波动!

火星节点的能量读数陡然升高,拓扑稳定场参数开始偏离安全阈值!

“共振频率出现偏移!

疑似火星引力场微扰未被完全补偿!”

一名研究员急促地报告。

“启动动态校准算法,模型b-7!”

苏星河几乎没有任何停顿,手指在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