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人才的黄昏与黎明新一代领军者(2 / 5)

启航的。”

他的视线最终落在张诚身上,带着托付的沉重与释然。

没有过于伤感的离别愁绪,只有功成身退的坦然与继往开来的期许。

台下响起持久而真挚的掌声,这掌声是献给一个时代的丰碑,也是为即将开启的新篇章奏响的序曲。

张诚坐在第一排,静静地鼓着掌,深邃的目光掠过这些曾与他并肩作战数十年的战友,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暖流。

欣慰于他们能卸下重担,安享付出后应得的荣光;感慨于时光流转,那个激情燃烧、白手起家的时代正缓缓落幕;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正悄然生着变化。

……

然而,文明的黄昏从不意味着沉寂,黎明的曙光早已迫不及待地穿透云层,在研究院的各个角落,点燃了更加炽烈的火焰。

在“望舒”

维度研究所最核心的“弦实验室”

里,气氛与“薪火堂”

的温情脉脉截然相反。

这里充斥着高能粒子对撞的微弱嗡鸣、液氦冷却系统低沉的咆哮,以及一种近乎狂热的智力激荡。

空气中仿佛弥漫着臭氧和烧灼的思绪的味道。

“停!

全部停掉!”

一个清亮甚至有些尖锐的声音猛地切断了所有嘈杂。

苏星河,年仅三十岁的维度通讯项目实际负责人,顶着一头显然被无数次抓挠过的乱,双眼因长期缺乏睡眠而布满血丝,但那瞳孔深处燃烧的火焰,却足以点亮整个实验室。

他几乎扑到巨大的交互式十一维时空流形全息模型前,手指如同疾风,将原本稳定的结构瞬间打散,重构。

“错了!

我们都错了!

纠缠信道的稳定性问题,不能再用修补三维空间瑕疵的思路!”

他的语快得像是在进行思维爆破,“把它想象成……想象成两个在高维‘膜’上同步震颤的‘意识’!

不是能量耦合,是信息拓扑的共振!

看这里,如果引入非交换几何的规范场,重新定义维度‘界面’的熵……”

他一边飞快地构建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学模型,一边向围拢过来的团队成员解释。

他的思维跳跃性极大,往往从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直接跃迁到具体的工程实现,让许多跟随他多年的资深研究员都感到大脑过载。

但也正是这种近乎野蛮的直觉和将复杂问题极度简化的能力,让他在一片混沌中,为维度通讯指明了看似不可能的方向。

他没有欧阳倩那代人基于海量实验数据的厚重积淀,却拥有着对数学与物理底层逻辑近乎天赋的洞察力,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接剖开问题的核心。

团队成员们围绕着他,时而陷入苦思,时而爆出恍然大悟的惊叹。

在这个挑战物理常识的前沿领域,苏星河就是那面最叛逆、也最耀眼的旗帜。

……

与此同时,在位于同步轨道的“逐日”

计划(戴森云)前沿指挥部,“星瀚”

会议室里,正进行着一场关乎文明能源未来的激烈辩论。

巨大的全息星图前,站着一位身姿挺拔、留着利落银色短的女性——唐明月。

她曾是“盘古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