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她喃喃自语,眼中爆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是了……一定是!
这块晶体……它在极高能级下,其内部的量子态和空间结构产生了耦合,短暂地成为了一个……一个通往更高维度的‘谐振腔’!
它就像一个音叉,不仅能在空气中振动,甚至能引起整个房间结构,乃至更广阔空间的微弱共鸣!”
经过项目组连续数日不眠不休的反复验证、理论推演和模拟计算,结论逐渐清晰:这种源自晶族母星特殊环境的天然谐振晶体,其内部原子在极端能量场激下,能够产生一种奇特的“维度共振”
效应。
它本身并非高维物体,但它就像一把结构极其特殊的“钥匙”
,在正确的“能量扭矩”
下,能够极其短暂地“撬动”
周围空间的维度结构,使其产生可探测的、越三维的拓扑变化!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革命性的现!
晶族自身,由于其纯粹的硅基思维模式和对“绝对效率”
、“直接应用”
的追求,在漫长的文明史中,竟然完全忽略了自身拥有的、这种蕴含在基础材料中的、触及宇宙底层规则的潜力!
它们将这种晶体视为优秀的能量导体和稳定器,却从未想过,它最珍贵的价值,不在于传递能量,而在于其与时空本身对话的能力!
而人类,凭借其散性的、多维度的思维方式,以及在对“维度”
概念近乎偏执的探索欲望驱动下,竟然从一次常规的能量实验中,现了这把隐藏在晶族科技树最深处的、意外的“钥匙”
!
当张诚亲自通过量子通讯,向“和平台”
的晶族大使“辉光-共振-第七序列”
阐述这一现的意义时,即便是以绝对理性着称的晶族核心逻辑,也出现了一段长达数秒的、代表“信息处理过载”
的凝滞。
随后,大使传递来的信息流中,第一次清晰地包含了可以被人类情感模型识别为“惊叹”
与“郑重”
的复杂频率。
【信息确认。
人类思维模式,在‘非直接路径探索’与‘潜在可能性掘’领域,展现出越我方逻辑预设的独特价值。
此现,将重新评估‘谐振晶体’在我方科技体系中的定位。
基于此,协作关系等级提升。
我方将立即启动对‘谐振晶体’的大规模筛选、结构分析与性能优化项目,以期获得更高效率的‘维度共振器’。
】
合作的天平,在这一刻生了微妙的倾斜。
人类不再仅仅是技术的接收者和学习者,他们提供了全新的、至关重要的理论方向和研究视角。
晶族则凭借其强大的资源调动和物质操控能力,负责将这把“钥匙”
打磨得更加锋利、更加精准。
在接下来的数月里,源源不断的新型、高纯度谐振晶体样本,从晶族控制的星域运抵“和平台”
,继而秘密转运至“望舒”
研究所。
联合实验室的工作重心彻底转向,不再局限于能量技术,而是开始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有明确物理载体支持的、对高维空间的系统性探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