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突然抬手,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暂停能量提升!
重复刚才theta-6到theta-7波段过渡阶段的数据,重点分析背景时空阵列!”
实验室里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几位悬浮在能量节点中的晶族“逻辑编织者”
。
常规的能量稳定性实验,怎么会牵扯到背景时空计量?
数据被迅调出、放大、进行频谱分析。
结果清晰地显示,在能量场频率跨越某个特定阈值的瞬间,谐振晶体周围的微观空间结构,确实出现了一种极其短暂(持续时间仅为1o-21秒级别)、但确凿无疑的拓扑性质变化!
这种变化并非简单的引力效应,它涉及到空间维度本身的“褶皱”
或“连接”
,其数学特征与“破壁”
项目组正在理论推演的某些高维空间模型,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
“这……这是什么?”
林默言的心脏狂跳起来,他感觉自己仿佛无意中触碰到了某个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宇宙的深层秘密。
晶族“逻辑节点-稳定-第四序列”
传递来疑惑的信息流:“检测到非预期能量耗散模式,效率损失低于百万分之零点三,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此现象未被记录在基础物理模型中,归类为‘无害背景噪声’。”
无害背景噪声?林默言几乎要喊出来。
对于追求绝对效率和稳定性的晶族而言,任何无法被立即理解、且对当前目标(能量稳定)无直接贡献的现象,都可能被其逻辑核心判定为“噪声”
而过滤掉。
它们就像最顶尖的工匠,只关注手中器物的完美,却忽略了锻造时锤击产生的、可能蕴含更深层次物理规律的“回声”
!
他强行压下激动,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与晶族协调员沟通:“第四序列,我们请求暂停原定实验流程,集中资源对这一‘非预期现象’进行深入探究。
我们认为,这可能涉及到能量与时空结构相互作用的一个全新领域。”
晶族的逻辑单元沉默了片刻,显然在进行复杂的内部演算。
评估人类请求的合理性,计算资源投入与潜在回报的比例。
最终,信息流回复:“请求获准。
此现象虽未被理解,但其存在已被确认。
投入资源进行探索,符合‘扩大认知边界’的协作条款。”
消息被以最高加密等级,瞬间传回了昆仑山深处的“望舒”
研究所。
当时正值“破壁”
项目陷入理论瓶颈,众多顶尖大脑在十一维弦理论的数学迷宫中徘徊不前,苦于找不到任何可供观测或实验验证的切入点。
林默言的报告,如同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照亮了一条谁也没有预料到的路径。
张诚亲自召开了紧急项目会议。
全息屏幕上展示着来自“和平台”
的原始数据和分析报告。
埃琳娜·沃什博士,这位曾对“破壁”
项目可行性提出尖锐质疑的弦理论权威,此刻正死死盯着那代表空间拓扑变化的异常曲线,嘴唇微微颤抖。
“维度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