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火种争议(3 / 4)

“而且,”

索菲亚最后加重了语气,“谁有权力决定哪些基因被‘优化’?哪些知识被‘精选’?哪个ai来定义什么是‘正确的’重建道路?这本身就是在创造一个极权的、僵化的、失去了现实多样性和矛盾性的‘标本文明’!

那不是人类文明的延续,那是一个基于我们当下偏见和恐惧而制造出的、可悲的仿制品!”

反对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人文领域的学者、艺术家、基层社区代表纷纷言,情绪激动。

他们强调,文明的尊严在于奋力活到最后一刻,在于即使面对毁灭,也要保持团结与抗争的意志。

将希望寄托于星辰之外的“备份”

,是对生命本身价值的亵渎。

听证会陷入了激烈的拉锯战。

支持者强调逻辑与生存概率,反对者扞卫精神与存在价值。

双方的观点如同冰与火,难以调和。

就在争论白热化之际,张诚出现在了听证会现场。

他没有坐在指定的席位上,而是径直走到了会场中央的圆形言区。

他的到来,让喧嚣的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引导了“面壁计划”

、并与晶族建立联系的科技领袖身上。

他既没有看沃森,也没有看索菲亚,而是平静地注视着议会主席团,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

“沃森博士的担忧,是基于物理学和概率学的冷酷现实。

索菲亚博士的愤怒,是基于人文精神和社会学的基本逻辑。”

张诚的开场白,出乎意料地承认了双方的部分合理性。

“我们都清楚,‘收割者’的威胁并非臆想。

‘面壁计划’的成功,也仅仅是将毁灭的倒计时拨慢了一些。”

他话锋一转,“但是,文明的存在,从来不仅仅是为了‘存在’本身。

它的价值,体现在其面对挑战时的选择、其内部的凝聚力、及其在有限时间内所创造的意义。”

他停顿了一下,让话语的重量沉淀下去。

“‘火种计划2o’,从纯技术角度看,它代表了我们工程能力和生物科技的巅峰,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他缓缓说道,“但是,我们必须极其警惕它可能带来的精神腐蚀效应。

如果我们现在就将绝大部分资源、最好的头脑、最宝贵的希望,投入到为一个‘死后世界’做准备,那么请问,我们用于守护‘现世’的力量还剩多少?”

“这就像一艘正在对抗风暴的巨轮,”

张诚用一个比喻阐述他的观点,“如果船长和船员们都将最好的救生艇视为唯一的希望,争先恐后地想要登上去,那么谁还会全力以赴地去堵漏、去操舵、去对抗风浪?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巨轮更快地沉没,而救生艇也未必能幸免。”

“因此,我的立场是——”

张诚的声音斩钉截铁,“‘火种’只能是最后的手段,是我们在用尽一切方法、战斗至最后一刻后,迫不得已留下的一个极其渺茫的、关于未来的念想。

它绝不能,也绝不可以成为分散我们注意力、动摇我们核心决心的借口和退路。”

他看向沃森,又看向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