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木星堡垒能源革命的基石(1 / 6)

自“系统”

布终极任务,已过去近一年。

这一年,对人类文明而言,是表面平静下暗流汹涌的一年。

公开层面,地球联邦的各项事业依旧高歌猛进:火星殖民城市群扩张迅,金星改造计划进入可行性论证阶段,小行星带采矿量再创新高。

但在最高决策层,“百年倒计时”

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每个人的心头。

“盘古-木星”

计划,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上日程,并以越以往任何工程的度被批准、立项、启动。

它并非凭空出现,早在可控核聚变技术成熟后,科学家们就已将目光投向了太阳系最大的能源宝库——木星。

这颗气态巨行星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总量远太阳系其他行星之和,是完美的聚变燃料库。

然而,木星极端的环境——强大的磁场、致命的辐射带、恐怖的大气压力——使得任何大规模的开设想都曾被视为天方夜谭。

直到“系统”

的警告到来,直到“维度科技”

那近乎神话的研究方向被确立,人类才意识到,他们需要的不再是“足够”

的能源,而是“近乎无限”

的能源。

唯有如此,才能支撑起那遥不可及的科技突破,以及可能到来的、规模空前的星际防御体系。

“我们必须拥抱巨人,否则巨人醒来时,我们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

在一次绝密的“维度科技专项委员会”

会议上,张诚指着木星的全息投影,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盘古-木星’,不仅仅是一个能源项目,它将是我们迈向深空、直面未知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堡垒。

我们需要它的能量,来点亮通往未来的路。”

反对的声音并非没有。

有学者担忧在木星如此敏感的位置进行大规模能源开采,其产生的能量波动和引力扰动,是否会像黑暗森林中点燃的火把,提前暴露人类的存在?但支持者认为,根据“系统”

模糊的提示,“收割者”

的探测网络可能早已覆盖此地,隐匿或许并非最优解,甚至可能是奢望。

提升自身,拥有威慑或抵抗的力量,才是文明存续的根本。

最终,激进派占据了上风。

生存的压力,压倒了对未知风险的恐惧。

2o48年初,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太空工程——“盘古-木星”

能源矩阵建设,正式启动。

木星轨道,距离那颗巨大的、表面流淌着彩色云带和标志性大红斑的行星约二十万公里处,一座名为“普罗米修斯”

的巨型轨道平台,正以惊人的度从蓝图变为现实。

这座平台本身就是工程学的奇迹。

其主体结构由在月球和火星工厂预制、通过“共工之环”

物质流输送来的高强度碳纳米管和新型钛合金构建,整体呈环形,直径过五十公里,缓缓自转以产生模拟重力。

平台外围,是密密麻麻的泊位、建造坞和如同蜂巢般忙碌的工程机器人集群。

数以万计的、形态各异的智能机器人在强辐射环境下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