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态来看待这位不断创造奇迹的少年。
贴吧热帖:《理性分析,诚哥这次去挪威领奖,是不是就像咱们下楼取个快递?》
热评1:“快递员(挪威国王):您好,您的阿贝尔奖到了,请签收。
诚哥:嗯,放那儿吧。
(继续盯白板)”
热评2:“我怀疑诚哥的日程表是这样的:周一至周五,攻克千禧难题;周六,顺手拿个国际大奖;周日,休息(可能顺便创立个新理论)。”
热评3:“以前觉得学霸的世界我不懂,现在觉得诚哥的世界,连学霸都不懂。”
微博热门话题:张诚阿贝尔奖下面充满了各种梗图和金句:
一张张诚在颁奖典礼上面无表情的截图,配文:“哦,又一个奖,麻烦帮我收一下,我pnp还没证完。”
一张世界地图,用红点标注了张诚已经“攻克”
或“获奖”
的地方,旁边配文:“诚哥的全球‘副本’通关进度(实时更新)。”
“听说美丽的挪威公主和诚哥聊了很久?完了,我竟然开始脑补一万字小说《冰山数学王子与他的北欧公主》……(狗头保命)”
“楼上的别瞎写!
诚哥是属于全人类……啊不,是全宇宙数学的!
女人只会影响他拔剑…啊不,是写公式的度!”
知乎热门问题:《如何评价张诚获得阿贝尔奖?》
高赞回答(匿名用户,疑似业内人士):“谢邀。
评价就是:毫无悬念,实至名归,甚至觉得奖项来得有点晚。
现在学界更关心的是他下一个目标是哪个千禧难题,以及‘历史层积动力学’还会在哪些领域开花结果。
另外,偷偷说一句,听说他回国后立刻又闭关了,据不可靠消息,pvsnp问题可能有重大进展……(匿了匿了)”
回复1:“???pvsnp?重大进展?大佬您别吓我!”
回复2:“我靠!
又来?还给不给人活路了!
我博士论文还没开题呢!”
回复3:“我已经麻木了,现在听到诚哥又有进展,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想问他缺不缺端茶倒水扫地的。”
qq空间也被各种梗刷屏:
“转这个张诚,你的孩子下次数学考试也能拿满分!”
“别人的十四岁:拿阿贝尔奖,和国王公主谈笑风生。
我的十四岁:在游戏里被队友骂哭。”
这些充斥着幽默、调侃甚至一丝“凡尔赛”
的言论,其背后是公众对张诚已然达到顶峰的崇拜和一种与有荣焉的民族自豪感。
他的每一次成功,在大家看来都已是“基操勿六”
,剩下的就是尽情享受这份由绝对实力带来的、轻松愉快的“吐槽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