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和陈刚早已等候多时,顺利接上张诚,返回了京郊那处熟悉的别墅。
生活助理李静早已将别墅收拾得温暖如春,一尘不染。
虽然离开的时间不算太长,但经历了沈阳那段紧张激烈的攻坚岁月,再次回到这个绝对宁静和私密的空间,张诚心中也泛起一丝淡淡的归家般的放松。
他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将李静、赵伟、陈刚三人叫到了客厅。
“李姐,赵哥,陈哥,”
张诚看着他们,目光温和,“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三人连忙表示都是分内之事。
张诚点了点头,随即对赵伟说:“赵哥,麻烦你从我的个人账户里,再支取九万元现金。”
赵伟似乎明白了什么,没有多问,立刻点头:“好的,张先生,我马上去办。”
很快,赵伟拿着三个厚厚的信封回来。
张诚接过,亲自将信封分别递到李静、赵伟和陈刚手中。
“这里每份是三万元,”
张诚的语气平静而自然,“不算多,是我的一点心意。
马上就要过年了,给家里置办些年货,或者给老人孩子买点礼物。
感谢你们这一年来,在我身边兢兢业业的工作和无私的付出。”
“张先生,这……这使不得!”
李静连忙推辞,脸上写满了不安,“我们的工资待遇都很好,这都是国家给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您上次已经给过那么大的红包了……”
赵伟和陈刚也连声附和,坚决不肯收。
张诚却态度坚决,将信封稳稳地放在他们手中:“收下吧。
这与你们的工资无关。
你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职责,更是一种默默的守护和支持。
这份情谊,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只是我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请不要推辞。”
他的话语真诚,眼神不容拒绝。
三人相互看了看,心中都是暖流涌动。
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钱,更是张诚对他们工作的极大认可和自内心的尊重与关怀。
最终,三人怀着感激的心情,收下了这份沉甸甸的新年红包。
“谢谢张先生!”
三人异口同声,郑重地道谢。
处理完这件事,张诚才真正放松下来。
他并没有在北京多做停留的打算,家乡的亲人和那熟悉的年味,才是他此刻最深的牵挂。
他让赵伟立刻订了最快返回西北老家省城的机票,并联系好了省城那边回家的车辆。
当张诚乘坐的航班降落在西北省城的机场时,一股熟悉的、带着黄土高原气息的干冷空气扑面而来。
与沈阳那种工业重镇的硬朗不同,这里的风里似乎都带着家的味道。
然而,他刚走出旅客通道,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机场的接机大厅里,竟然拉起了一条醒目的红色横幅——“热烈欢迎我省杰出科学家张诚同志载誉归家!”
横幅下,黑压压地站着一大群人!
不仅有他的父母张建军、李秀兰,弟弟张磊,以及省市县的主要领导,还有来自家乡半山村的村干部和许多闻讯赶来的乡亲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