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科研求助主角前往(1 / 3)

外界喧嚣的声浪,无论是国内持续数周的欢庆,还是《时代》周刊封面带来的国际性回响,在抵达京郊那处静谧基地、尤其是张诚所居住的别墅时,都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过滤、吸收,最终只剩下近乎绝对的宁静。

张诚以其惯有的、远年龄的定力,将所有的荣誉与光环都隔绝在了书房的门扉之外。

归国后的头两天,他并未立刻投入任何具体的研究工作,而是进行了一种必要的“精神沉降”

大部分时间,他只是在别墅宽敞的庭院里散散步,看着初秋的天空和渐黄的树叶;或者在书房里,随意翻阅一些与近期主攻方向关系不大的数学史或科学哲学类书籍,让高运转了数月的大脑得以放松和冷却。

生活助理李静细致地照料着他的起居,确保这种休息的质量。

科研助理赵伟则负责处理着外界雪片般飞来的各种邀请、采访请求和信件,为他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然而,这种静憩的状态在回国后的第三天上午被打破了。

赵伟拿着一个文件夹,步履比平时稍快了一些走进书房,脸上带着一丝不同于处理普通信函的郑重。

“张教授,”

赵伟将文件夹轻轻放在书桌上,“收到一份经由中科院办公厅转来的、加密等级较高的项目协调函。

是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来的,涉及一个当前遇到重大技术瓶颈的科研项目——关于新一代高通量通信卫星系统的。

他们……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通信卫星?”

张诚抬起眼,这个领域与他近期专注的纯数学理论确实存在一定的距离。

他接过文件夹,打开,里面是厚厚一叠项目背景介绍、技术难点说明以及正式的求助函。

函件由两所大学的校长联合签署,措辞极为恳切,明确指出在卫星通信的数理模型和核心算法层面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项目进度已受到严重影响,恳请张诚教授能不吝援手。

张诚快浏览着技术文档的核心部分。

问题主要集中在卫星高数据传输中的信道编码优化、抗干扰算法以及多波束成形技术的数学建模上。

这些问题的本质,最终都归结为一系列极其复杂、非线性、高维度的数学优化和概率统计问题,其难度确实出了项目组现有专家的解决能力范围。

他合上文件夹,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走到窗边,目光投向远方,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赵伟和李静安静地等待着,他们知道,张诚在做决定时,需要绝对的安静。

几分钟后,张诚转过身,眼神中已没有了之前的放松,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

“回复他们,我接受任务。”

他平静地对赵伟说,“安排一下,尽快出去西安。”

“是,张教授。”

赵伟毫不意外,立刻应下,“我马上协调行程和西安那边的接待。

是否需要通知院里的相关专家一同前往?”

“暂时不用。”

张诚摇了摇头,“先了解清楚具体问题所在。

你去准备吧。”

决定一做出,高效的执行机制便立刻启动。

赵伟迅与西北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