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万众屏息静待开场(1 / 3)

八月八日,清晨。

当东方的第一缕晨曦尚未完全驱散夜的薄纱,北京城的轮廓在淡青色的天幕下渐渐清晰,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期待感,已然如同实质般笼罩了整个城市,尤其聚焦于那座闻名遐迩的学术殿堂——北京大学。

这一天,世界瞩目。

早上六点整,北京大学各入口,特别是通往百周年纪念会场的通道,已然进入了最高级别的安保状态。

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神情肃穆,目光锐利,各种先进的安全检测设备早已开启运行。

最先被允许进入的,是来自国内外各大权威媒体的记者队伍。

他们扛着沉重的摄像机、提着三脚架、背着装有各种镜头和录音设备的行囊,在指定的媒体通道前排起了长队。

安检程序严格而高效,每一个人员证件、每一件设备都需要经过仔细核验和扫描。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职业性的紧张与兴奋。

“这安检规格,堪比世界领导人峰会了。”

一位国内央媒的资深记者一边配合检查,一边对同伴低语。

“理解,毕竟今天这里汇聚了全球数学界的江山,还有那位……绝对不能出任何岔子。”

同伴点头,目光扫过周围明显增多的便衣安保。

通过安检后,记者们在志愿者引导下,迅进入百周年纪念讲堂会场内部,被安排在事先划定的“媒体指定拍摄区”

这个区域位于会场中后部两侧,地势略高,视野开阔,既能清晰地拍摄到讲台,又能囊括部分听众反应,是绝佳的记录位置。

长枪短炮迅被架设起来,调试设备的滴滴声、记者们压低嗓音的最后沟通声,在空旷的会场里形成一种独特的背景音。

他们如同即将记录历史的史官,严阵以待。

时间指向七点三十分。

会场入口处迎来了今天最重要的人流——受邀参会的各国科研机构代表、顶尖学术团队成员以及重量级专家学者。

相较于媒体的嘈杂,这群人的入场显得安静而有序,却自带一种无形的、渊渟岳峙的气场。

他们中许多人是学术界如雷贯耳的名字,是教科书上定理的缔造者,是无数数学学子仰望的星辰。

此刻,他们手持精美的邀请函,通过同样严格但更为快捷的通道,步入这座已然准备就绪的学术圣殿。

入口处,身着统一浅蓝色制服、精神饱满的北大志愿者学生们,以流利的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多种语言,微笑着引导这些学术巨擘们前往他们的座位。

志愿者们训练有素,举止得体,既展现了热情,又保持了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感到舒适与尊重。

会场内部,灯光已经全部调至最适宜阅读和观察的亮度。

那庞大的、可容纳上万人的空间,此刻正以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迎接着它的听众。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会场最前排,那片距离讲台最近、视野最佳的席位。

座椅与其他区域并无二致,但座位上放置的名牌,却代表着当今国际数学界毋庸置疑的顶峰力量,这些人也代表着人类心智的巅峰。

按照会议组织方基于学术成就、国际影响力和相关领域权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