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京华烟云客从四方来(2 / 5)

p>我敢说,很多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也不过如此了,而这里只是我们的标准间!”

她的室友,来自东京大学的冷静的女数学家山口惠子,虽然表现得更为内敛,但眼中也难掩惊讶。

她仔细翻阅着会议资料,轻声道:“韦伯桑,你看,连我们可能需要的打印服务、临时会议室预订流程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种筹备的精细度,体现了极高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效率。”

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全部免费。

中国的‘举国体制’在办好一件事时,展现出的能量确实乎想象。”

这种“乎想象”

的体验,并不仅限于北京饭店内部。

相较于这些持有正式邀请函、行程被妥善安排的学者,那些数量更为庞大的、自来华的数学家、科研人员、学生以及各路媒体记者和科学爱好者,则散落在北京城的各个角落。

他们入住从青年旅舍到星级不等的各类酒店,凭借着一张地图和手机导航,更自由地探索着这座正在为一场学术盛宴而沸腾的城市。

而这其中,既有像弗莱彻教授那样第二次踏足此地的人,也有更多满怀好奇与期待的初次来访者。

无论第几次来,北京都在以它日新月异的面貌和始终如一的深厚底蕴,给予着他们新的冲击。

秩序与安全的惊叹:

“这里的治安好得令人指!”

来自纽约,性格外向的独立科学记者,大卫·科恩,在抵达的第二天晚上,就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连了九张图片,配以长长的文字。

“晚上十一点,我一个人走在王府井大街附近的小胡同里,路灯明亮,不时有巡逻的警察走过,还有二十四小时的便利店开着门。

你能看到晚归的市民,散步的情侣,甚至还有跳广场舞的阿姨们!

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紧张或危险的气息。

这和我所了解的、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的纽约夜晚截然不同。

这种无处不在的‘安全感’,是一种奢侈的公共产品。”

他的帖子下面,迅聚集了不少同样在北京的外国网友的附和。

“同意!

地铁安检非常严格,但效率很高,人们都很配合。”

“我昨天把钱包忘在出租车上了,通过支付软件的记录联系上了司机,他专门开车给我送了回来,一分钱酬劳都不肯要。”

“到处都是摄像头(我知道这有争议),但说实话,作为一个独自旅行的女性,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这种对秩序和安全的直观感受,是许多西方来访者,尤其是来自大城市的,最为震撼的一点。

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口过两千万的级都市,却在一种高效的管理下,井然有序地运转着,充满了烟火气,却罕见混乱与暴戾。

环境与人文的沉醉:

而对于那些初次来访者,北京的壮美与精妙,更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瑰丽长卷,让他们目不暇接,惊叹连连。

来自巴西的年轻数学物理学者,卡洛斯·席尔瓦,是个狂热的摄影爱好者。

他的行程几乎就是一场北京经典地标的打卡之旅。

在天安门广场,他震撼于其开阔与庄严,看着晨曦中升起的五星红旗,以及络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