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实木座椅向后滑开,与地面摩擦出刺耳的“嘎吱”
声。
他脸上那副总是显得从容淡定的金丝边眼镜,也因为这剧烈的动作滑到了鼻梁下端,镜片后的双眼瞪得滚圆,充满了极致的惊骇与难以置信!
“你……你说什么?!
黎曼猜想?!
你看清楚了?!
确定是‘黎曼猜想’?!
不是别的什么?!”
孙院士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尖锐和颤抖。
他完全顾不得什么长者风范、学术泰斗的形象,此刻的他,就像一个听到了天方夜谭的普通人,唯一的反应就是怀疑自己的耳朵。
“千真万确!
孙所长!”
赵伟用力点头,语极快地描述着,“白板上用红色记号笔,清清楚楚地圈出来、标注着的!
‘基于历史层积动力学框架的黎曼猜想证明路径——核心引理73’!
我绝对没有看错!
而且……而且张先生的样子……”
他描述了一下张诚那极度疲惫、仿佛耗尽了所有心力,却又眼神异常明亮的状态,“……那绝不是普通研究能带来的消耗!
那……那更像是……完成了某种难以想象的伟业之后的状态!”
孙院士听着赵伟斩钉截铁的描述,看着他因为激动而微微扭曲的面孔,心中的惊涛骇浪一波高过一波。
他了解赵伟,知道这是一个严谨、可靠的年轻人,绝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信口开河。
他也了解张诚,知道这个少年拥有着怎样恐怖的天赋和创造力,知道他之前轻描淡写提及“千禧难题”
绝非虚言!
黎曼猜想!
那可是黎曼猜想啊!
数学王冠上最璀璨、也最坚硬的明珠之一!
困扰了全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头脑过一个半世纪的终极难题!
如果……如果张诚真的……
这个“如果”
所带来的可能性,让孙院士感觉一阵眩晕,他下意识地扶住了办公桌的边缘,才勉强站稳。
巨大的喜悦、难以置信的震惊、以及一种身为科学工作者见证历史的使命感,如同狂潮般冲击着他的心神。
“你……你详细说!
把你在看到的一切,张诚说的每一句话,他的状态,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告诉我!”
孙院士的声音依旧带着颤音,他重新坐回椅子上,双手紧紧抓住扶手。
赵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如何听到张诚呼唤,如何推开门看到那令人震撼的景象,张诚如何吩咐李静,如何询问事务,以及自己如何看到白板上字眼的整个过程,事无巨细地复述了一遍,甚至连张诚沙哑的嗓音、佝偻的背影、凌乱的头等细节都没有遗漏。
孙院士听得极其认真,每一个细节都在他心中反复咀嚼、分析。
当听到张诚只是要求休息、吃饭、理,而对所谓的“证明路径”
只字未提时,他狂热的心绪稍稍冷却了一丝。
“他……没有亲口承认,他证明了黎曼猜想,对吗?”
孙院士看着赵伟,目光锐利。
赵伟一怔,仔细回想,然后摇了摇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