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燕园草长,莺飞燕舞。
未名湖畔的垂柳抽出嫩绿的新芽,博雅塔在明媚的春光中静默矗立,见证着这座百年学府的又一次学术盛事。
由教育部与聘任张诚为终身荣誉教授的十三校联盟(清华、北大、上交、西交、复旦、哈工大、中国科大、南大、浙大、南开、华中科大、中山、国防科大)联合起主办的“张诚前沿学术报告会暨特别演讲”
,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
此次报告会规格极高,意义非凡。
它不仅是对张诚近期同时表于《数学新进展》与《数学学报》两篇开创性论文的深度解读,更被视为中国年轻一代科学家向世界展示其学术高度与思想深度的窗口。
报告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主会场设在北大百年讲堂,同时通过官方指定的多个学术平台向全球实时直播。
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等多部门领导,十三校联盟的校长或学术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的数百名顶尖学者和优秀学生代表现场参会。
线上通道一经开放,预约人数便瞬间爆满,其受关注程度,堪比数月前那场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
清晨,百年讲堂内外已是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巨大的海报悬挂在讲堂正门,上面是张诚沉静的面孔以及两篇论文的标题——《越测度同构:通过谱冯诺依曼代数的形变为双曲系统建立的精细不变量》与《规范理论的范畴基础:从高阶作用量到内蕴量子化》。
专业的网络团队及拍摄团队早已架设好机位,调试着灯光和音响,确保将现场的每一个细节清晰、流畅地传递到网络上。
张诚在孙院士、北大校领导以及陈刚等安保人员的陪同下,准时抵达会场。
他依旧是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白衬衫纤尘不染,面容平静,步伐稳健。
当他步入这座曾见证过他征服哥德巴赫猜想的殿堂时,现场立刻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包含着对这位年仅十二岁少年天才的无限好奇,更包含着对他接连取得颠覆性学术成就的由衷敬佩。
报告会由北京大学校长亲自主持。
他简短而热情的开场白,点明了此次盛会的目的——交流前沿思想,启迪科学智慧,展示中国年轻科学家的风采。
学术报告会——深入“无人区”
上午的议程,是纯粹的学术报告。
张诚将分别针对两篇新论文,进行为期各一个半小时的深入讲解。
巨大的投影幕布上,先显示的是第一篇论文的标题。
张诚走到舞台中央,那里没有常见的ppt翻页笔,只有一块巨大的、光洁的可移动白板,以及一盒各色白板笔。
这是他习惯的方式,思维的流淌与公式的推导,需要这种即时的、可见的、充满仪式感的呈现。
他拿起一支蓝色记号笔,面向台下以及镜头,微微颔,清越而平稳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
“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现在,我将向大家报告近期关于动力系统精细不变量与规范理论范畴基础的两项工作。
先,我们来看《越测度同构》。”
他没有丝毫寒暄,直接切入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