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心湖无波智探幽微(3 / 3)

sss级”

难题,而是如同一个最基础的学子,重新坐回到书桌前,铺开草稿纸,拿起那支最普通的铅笔。

他开始梳理。

梳理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过程中,那些一闪而过、却因当时专注于主线而未能深究的数学灵感;梳理在提升信息学等级后,对“乾穹”

分布式架构产生的新理解;梳理等级4材料学知识库中,那些与现有物理定律似乎存在微妙“龃龉”

、指向全新物性的理论材料设计……

他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只是让思维在不同的知识领域间自由地、舒缓地漫游。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留下的是不成体系的符号、关键词、以及不同学科概念之间看似随意连接的线条。

这并非低效的浪费时间,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与创造前的“酝酿”

如同春耕前的深翻土地,让不同的养分相互渗透;如同作曲家在落笔前的内心聆听,捕捉旋律的碎片。

在这个过程中,他尤其注重运用刚刚提升的信息学视角。

他会思考,某个数学结构的“计算复杂性”

如何?

他会分析,某个物理过程的“信息编码效率”

怎样?

他会评估,某种理论材料的合成路径,其“控制信息流”

是否最优?

这种跨学科的、以“信息”

为纽带的思维方式,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

一些原本独立存在的问题,开始显现出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

窗外,日头偏西,将房间染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不知过了多久,张诚缓缓停下了笔。

他的目光落在草稿纸一角,那里,几个来自不同领域的符号,被他用一条线连接了起来,旁边写着一个问号。

那是一条看似微不足道的线索,一个模糊的直觉。

但它指向的,可能是一个连接着量子引力、时空离散性、与信息守恒律的,远比哥德巴赫猜想更加深邃、更加根本的未解之谜。

他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那并非得意的笑,而是一种探索者现新路径时的、纯粹的好奇与愉悦。

心湖无波,方能映照星辰。

智探幽微,始可触及大道。

荣誉归于过去,知识永无止境。

对于张诚而言,最好的庆祝方式,并非沉浸在已有的荣光里,而是即刻启程,奔赴下一片等待探索的、更加壮丽的未知海岸。

他轻轻将那张写有问号的草稿纸,放在了桌案的正中央。

新的征途,已然开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