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黄土欢歌荣光映故里(2 / 3)

外国最厉害的那个数学书上,把那个叫什么哥……哥德巴赫的猜想给证明了!

给咱们村,咱们国家,争了大光了!”

刹那间,村子就像滚开的油锅滴进了水,彻底炸了!

家家户户的门都打开了,人们涌上已经硬化的村道,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喜悦和巨大的骄傲。

鞭炮声再次如同年三十一般,从村头响到村尾,红色的纸屑将崭新的路面铺了一层又一层。

孩子们兴奋地追逐打闹,喊着“诚哥哥是世界冠军!”

老人们聚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激动地抹着眼泪,反复念叨着:“满仓家祖坟冒的是青烟啊!

是冲天的青烟啊!”

八方来贺,人潮涌向半山

随着消息的扩散,凡是与张诚有过哪怕一丝交集的人,都自地、如同朝圣般,从四面八方涌向半山村。

张诚曾经就读的村小学,镇初中和t县第一中学,成为了最先行动起来的单位。

两所学校的校长亲自带队,老师们几乎倾巢而出,学生们举着鲜艳的少先队旗和团旗,拉着精心制作的巨大横幅:

“鸡鸣初级中学全体师生热烈祝贺优秀校友张诚博士取得辉煌成就!”

“t县一中为拥有张诚这样的学子而无比自豪!

母校永远以你为荣!”

横幅挂满了学校的围墙,也一路带向了半山村。

尤其是县一中的老校长,握着张满仓的手,老泪纵横:“老哥啊!

你们家养了个文曲星啊!

张诚当年在我们学校,那就是鹤立鸡群!

我们都知道他将来肯定有出息,可没想到,出息到这个地步啊!

这是给我们全县教育工作者最大的鼓舞!”

曾经教过张诚的老师们来了,他们被村民和媒体团团围住,讲述着张诚小时候如何“过目不忘”

、“提问刁钻”

、“安静得不像个孩子”

的种种轶事,虽然其中不乏一些事后追加的“神化”

色彩,但那份与有荣焉的感情是真挚的。

县里、市里甚至省里科研单位、文化界的人士来了;与张建军有过往来或只是点头之交的老板、朋友来了;十里八乡慕名而来的乡亲们,更是络绎不绝。

通往半山村那条刚刚拓宽硬化不久的水泥路上,各种车辆排起了长龙,人流摩肩接踵,盛况空前,比任何一个传统的乡村庙会都要热闹百倍。

张家那修缮一新的院落,再次成为了绝对的焦点。

院子里、大门外,挤满了前来道贺的人群。

张满仓老爷子和老伴坐在正屋,接受着一波又一波的祝贺,脸上的笑容从未消失,虽然应酬得有些疲惫,但那股从心底里透出的荣光,让他们看起来精神矍铄。

张建军和李秀兰忙前忙后,分着香烟、糖果、茶水,嗓子都说哑了,但眉宇间的自豪与激动,感染着每一个人。

黄土同欢,最深沉的共鸣

这场源自半山村的欢庆,其意义早已越了一个家庭、一个村子的荣耀。

它在这片广袤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上,引了最深沉的共鸣。

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言,知识改变命运,是他们最朴素也最坚定的信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