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誉满京华静水流深(2 / 7)

的研究员,则显得相对“淡定”

一些。

“是那个孩子啊…当初他解决‘玄穹’气动布局难题时,我就知道绝非池中之物。

只是没想到,这才多久,他又在另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位资深研究员感慨道,“他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简直像…像拥有了一个可以随时加载不同专业模块的级大脑。”

“听说他在‘乾穹’组里,被那些眼高于顶的专家们尊称为‘张指’,”

另一位年轻些的博士语气中带着钦佩,“能让程济深院士那样的大佬都心悦诚服,靠的绝不是年龄或者运气,是实打实的、能解决生死攸关问题的硬实力啊!”

这些或公开或私下的议论,如同无数条暗流,在北京的学术圈底层涌动、交汇,共同烘托出一个即将登上更高舞台的少年那神秘而高大的形象。

所有人都意识到,一颗前所未有的、光芒足以照亮一个时代的科技巨星,正在冉冉升起。

会见安排在中南h一间素雅而庄重的会见厅。

没有过多的媒体,只有少数几位负责记录的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安保人员。

当张诚在程院士等人陪同下走进房间时,一位精神矍铄、面容和蔼却自带威严的长者,在教育部、科技部主要领导的簇拥下,微笑着站起身来。

这正是分管教育、科技工作的中央领导。

“程院士,辛苦了!

各位专家,辛苦了!”

领导主动上前,与程济深等人热情握手,声音洪亮而亲切。

他的目光随即落到了站在程院士侧后方的张诚身上。

那一瞬间,尽管早有心理准备,领导同志的眼中还是极快地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眼前的少年,身形依旧带着孩童的纤细,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小西装,显得格外精神。

但他的眼神,澄澈而沉静,没有半分这个年龄孩子应有的怯场或局促,反而像两潭深不见底的湖水,蕴含着与年龄截然不符的从容与智慧。

“这位就是我们的‘小科学家’张诚同志吧?”

领导的笑容更加温和,声音温和而有力,带着一种让人如沐春风的亲和力。

他微微俯身,向张诚伸出了手。

“长好。”

张诚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双手稳稳地握住领导同志的手,微微欠身行礼,动作流畅自然,语气平和淡定。

这一幕,让陪同的各级领导和程院士都暗自点头。

这份沉稳气度,绝非刻意模仿所能及,而是源于内心强大的自信和对知识的绝对掌控。

“好,好,快请坐。”

领导同志亲切地招呼他坐在自己旁边的沙上。

众人落座后,服务人员悄无声息地斟上茶水。

领导同志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气,并未立即饮用,而是将目光再次投向张诚,开始了亲切的交谈。

“张诚啊,这次在合肥,待了有小半年吧?生活还习惯吗?听说你们攻关的时候,经常废寝忘食,熬夜通宵是家常便饭。

你还这么小,身体吃得消吗?家里的父母肯定很惦记吧?”

领导同志言语间充满了关怀,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辈在询问远行归来的子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