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在央视《面对面》的采访,如同一道强劲的冲击波,其能量层层传递,最终在他那片偏远的黄土高原家乡,汇聚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实实在在的荣耀风暴。
这风暴,不再是停留在电视屏幕和报纸版面上的虚名,而是化作了各级领导的亲切慰问、实实在在的政策倾斜,以及真金白银的奖励,深刻地改变了张家乃至整个村庄的命运轨迹。
央视采访播出后的第三天,半山村这个往日里鸡犬相闻、静谧得几乎被外界遗忘的小村庄,突然变得“敏感”
起来。
先是乡里的通信员骑着摩托车,颠簸着赶来,通知村支书和张建军,近期可能有“重要领导”
前来视察,要求村里做好接待准备,尤其要确保张诚家院落和周边环境的整洁。
消息像长了腿,瞬间传遍了全村。
村民们议论纷纷,猜测着会是多大的领导。
有见识的老人咂摸着嘴:“怕是县太爷要来吧?诚娃子这可是给咱张家沟挣了天大的脸面了!”
张建军和李秀兰既激动又有些手足无措。
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乡长。
如今这阵仗,让他们心里直打鼓。
爷爷张满仓倒是沉得住气,磕了磕烟袋锅子,对儿子说:“慌啥?咱一不偷二不抢,是娃争气。
领导来了,有啥说啥,实诚点就行。”
接下来的两天,村里组织人手,将通往张诚家的那条主要土路平整了一番,各家各户也自觉地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种混合着期待、荣耀与些许紧张的气氛,在村庄上空弥漫。
终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上午,一支由七八辆黑色轿车组成的车队,卷着黄土,缓缓驶入了张家沟。
打头的是县里的开道车,后面跟着的车辆,牌号一个比一个显赫。
村民们早早被组织在路旁,好奇而又拘谨地张望着。
车队径直开到了张诚家那略显朴素的院落门前。
车门打开,下来的一行人,让远远围观的村民们倒吸了一口凉气!
走在最前面的,竟然是陇原省分管科教文卫的副省长!
紧随其后的,是张诚家乡所在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市长,再后面是县委书记、县长,以及市县两级的教育、科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只能陪在末尾。
这一行人,几乎是当地党政系统最高级别的组合!
省电视台、市电视台、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们长枪短炮,早已严阵以待。
副省长笑容和蔼,先与迎上来的张满仓、张建军等人亲切握手。
“老人家,辛苦了!
培养了一个好孙子啊!
为我们省,为我们国家争了光!”
副省长的声音洪亮,带着浓浓的赞赏。
张满仓激动得嘴唇哆嗦,只是连连说:“领导好,领导好,娃自己争气,是国家培养的好……”
领导们被簇拥着走进堂屋。
原本还算宽敞的堂屋,顿时显得有些拥挤。
墙上那张泛黄的家谱和毛主席像,与眼前这些气度不凡的领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没有过多的寒暄,慰问很快进入了实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