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沪上新程浦江潮涌(1 / 3)

夏日的尾声,如同浸了水的宣纸,边缘悄然晕开一抹属于秋的凉意。

老家院落里,蝉鸣声不知何时已稀疏了许多,早晚的风里带上了明显的爽利。

田间的玉米棒子变得沉甸甸,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来临,也仿佛在提醒着,离别的时刻又一次临近。

这个暑假,漫长而短暂。

漫长在每一个与家人共度的、细碎而温暖的日常里;短暂在当张诚从那种纯粹的放松与沉淀中抬起头时,现日历已然翻到了八月底。

相较于寒假结束时的隐隐不舍,这一次,张诚的心境更为平和,也更为坚定。

他知道,那片属于他的星辰大海,在短暂的休憩后,依旧在远方闪烁着召唤的光芒。

家庭的温暖与田园的宁静,是他汲取力量的源泉,而非束缚脚步的羁绊。

离家的前夜,气氛依旧带着淡淡的感伤。

母亲李秀兰默默地为他的行囊增添着各种她认为上海可能买不到的家乡吃食,腌制的咸菜、晒干的果脯,将行李箱的缝隙塞得满满当当,仿佛要将家乡的味道一并打包给他带走。

父亲张建军依旧话语不多,只是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句“在外面,一切靠自己”

包含了千言万语。

弟弟磊磊似乎也懂事了些,知道哥哥又要去很远的地方“上学”

,抱着张诚的腿,仰着小脸问:“哥,你下次什么时候回来?能带我一起去北京……哦不,上海看看吗?”

张诚蹲下身,摸了摸弟弟的头:“磊磊乖,在家听爸妈话,好好上学。

等哥哥放假就回来。

上海……以后有机会带你去。”

爷爷奶奶的叮嘱依旧是那些翻来覆去的话,吃饱穿暖,别太劳累。

张诚一一应下,感受着这份朴素而真挚的牵挂。

再次踏上离乡的旅程,中巴车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颠簸,熟悉的景色在窗外倒退。

张诚的心中并非没有离愁,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新阶段的期待与规划。

根据十三校联合培养计划的安排,进入第二学年的深入学习阶段,他将有机会前往成员高校中进行更聚焦的访问学习和研究。

本学期,他选择的目的地,是中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同样拥有顶尖学术资源的——上海。

此行并非漫无目的。

一方面,他可以更深入地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周文彬教授团队就复杂网络理论进行后续研究,毕竟理论框架搭建后,还有大量的应用与验证工作;另一方面,上海的另外几所顶尖学府,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也有着与他兴趣相关的强势学科和潜在合作项目。

这无疑是完成系统下一个可能任务(如果布)以及拓展自身学术网络的绝佳机会。

火车一路向东,窗外的景色从苍茫的黄土高原,逐渐变为沃野千里的平原,最终,高楼大厦开始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昭示着现代化都市的临近。

当列车缓缓驶入上海虹桥站,一股与北京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北京是厚重、恢弘中带着一丝政治中心的庄严肃穆;而上海,则是精致、摩登、快节奏,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资本与效率的味道。

熙熙攘攘的人流,步履匆匆,各种方言和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