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西浙联动论文双响(6 / 6)

浙大软体机器人项目也传来了捷报。

张诚构建的基于内变量的电-力耦合本构模型,经过陆朝阳团队在多种不同结构、不同驱动频率下的软体机器人原型上进行的大量仿真和实验验证,表现出了优异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基于该模型设计的能量整形控制算法,成功让软体抓手实现了对易碎物品(如鸡蛋、草莓)的稳定、无损抓取,其控制精度和响应度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陆朝阳教授在视频会议中兴奋地展示着实验视频:“张诚!

看到了吗?它现在‘清醒’得很!

你这模型,简直就是给我们装上了‘火眼金睛’!

这篇成果,我们必须投机器人顶会!”

在计划投往机器人顶刊的论文中,张诚同样因其对本构模型的决定性贡献,被列为共同第一作者。

【成功介入并解决“高效冷却结构与热障涂层协同设计”

项目核心理论难点,任务进度(15)。

阶段性贡献评定中……】

【成功介入并解决“软体机器人高精度动态建模与控制”

项目核心理论难点,任务进度(25)。

阶段性贡献评定中……】

连续两个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预示着系统任务的开局顺利。

然而,张诚并未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悦中。

他深知,这只是开始,距离sss级的终极目标还差得远。

他迅整理了思路,将西交大和浙大项目的后续跟进工作(主要是论文修改和少量答疑)安排妥当,目光便再次投向了联合培养计划那份长长的项目清单。

春天的气息日渐浓郁,未名湖畔已是绿意盎然。

张诚站在窗前,看着湖光山色,眼神沉静而锐利。

第四篇数学论文的表,两个重要项目的成功攻坚,为他新学期的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个目标……”

他轻声自语,手指在清单上的某个项目名称上轻轻一点。

那是一个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关于量子计算中纠错码设计的项目。

新的挑战,已然就在眼前。

他的学术枢纽之路,正在脚下不断延伸。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