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初露锋芒核芯突破(1 / 4)

做出决定后,张诚并未拖延。

次日一早,他便再次叩响了徐海院士办公室的门。

徐院士对于他这么快再次来访有些意外,但听完张诚斟酌言辞后的想法——希望借助联合培养计划的平台,主动参与到各成员高校的实际科研项目中,特别是那些遇到理论瓶颈的课题,以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锻炼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之后,徐院士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主动寻求参与项目,解决实际问题……这个想法很好,甚至可以说,这正是我们培养计划最终希望看到的。”

徐院士指尖轻敲桌面,“不过,张诚,你要明白,实际的科研项目,尤其是遇到硬骨头的项目,情况往往很复杂。

研究者们可能困在自己的思维定式里,也可能对‘外人’,特别是像你这样年轻的‘外人’介入,抱有本能的怀疑。

你确定要迎接这种挑战?”

“我明白其中困难,徐院士。”

张诚目光沉静,语气却坚定,“但我认为,真正的知识需要在解决真实问题中锤炼。

我愿意面对质疑,用实际能力证明价值。”

“好!”

徐院士眼中赞赏之色更浓,“既然你有此决心,我和支持你的导师小组,自然会全力协助。

我这就联系小组其他成员,通过联合培养计划的内部渠道,向各高校征集近期遇到显着理论困难、且可能与你知识结构匹配的项目信息。”

联合培养计划的效率极高。

不过三天,一份经过初步筛选的项目清单就摆在了张诚和徐院士面前。

清单上罗列了来自不同高校的七八个项目,涉及凝聚态物理、材料计算、生物信息、乃至高能物理等多个方向。

张诚的目光,最终被一个来自清华-北大联合实验室的项目吸引了。

项目名称:新型托卡马克装置中等离子体磁流体不稳定性(hd)的先进控制模型构建与仿真验证

牵头单位: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国科大,

项目地址:晥中合肥

项目难点:现有基于传统线性化近似的控制模型,在模拟预测等离子体某些特定模式(如撕裂模、边界局域模)的非线性演化行为时,与实验观测数据偏差较大,导致预设的反馈控制策略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装置性能提升。

项目组在非线性项的处理和更高精度算法的引入上陷入僵局,亟需新的理论视角或数学工具。

接触状态:项目负责人(清华李振华教授、北大李静教授)已初步同意接触,但对介入者能力持保留态度。

“托卡马克……磁约束核聚变。”

张诚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兴趣的光芒。

这是人类能源梦想的终极方向之一,涉及极其复杂的等离子体物理和电磁场理论,其中充斥着高度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正是他目前数学和物理知识能够深度介入的领域。

“对这个感兴趣?”

徐院士注意到他的神情,“这个项目难度很高,涉及强非线性、多物理场耦合,理论上的‘硬骨头’很多。

而且,核聚变领域的研究团队……嗯,比较‘骄傲’,他们对非本领域的人,戒心可能更重。”

“我想尝试一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