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来!
近千道目光,如同探照灯般齐刷刷地聚焦在那个身影上。
他穿着一身合体的、略显正式的小号衬衫和长裤,步伐沉稳,面容依旧带着孩童的稚嫩,但那双眼睛,却如同古井深潭,澄澈而幽深,没有丝毫怯场与慌乱。
他平静地走向讲台,对前排的院士和教授们微微鞠躬示意,然后熟练地将自己的u盘插入电脑,调试了一下麦克风和投影仪。
这份越年龄的沉稳与从容,让在场许多第一次亲眼见到他的人,心中凛然。
九点整,报告准时开始。
张诚站定在讲台中央,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礼堂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与他体型不符的穿透力: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
我是张诚。
感谢大家今日前来。
应联合培养导师小组的要求,我将在此,对我已表于《数学年刊》的两篇工作,《关于具有渐近非负曲率的某类非紧流形上l2-上同调消失定理的一个推广》,以及《一类稀疏确定性图上拉普拉斯算子的精确渐近与普适局部谱统计》,做一个较为系统的阐述。
报告预计三小时,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中间休息二十分钟。
现在,我们开始第一部分。”
开门见山,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开场白简洁得令人惊讶,却瞬间将所有人拉入了严肃的学术氛围。
上半场:几何世界的拓荒——非紧流形上的l2-上同调
巨大的投影幕布上,呈现出了第一篇论文的标题。
张诚先简要回顾了l2-上同调理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指出了在非紧流形情形下,由于无穷远端的复杂性,经典理论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消失定理,往往依赖于较强的曲率假设或紧致性条件,”
张诚的声音平稳而清晰,“这限制了我们理解更一般几何结构的能力。
我们的目标,是尝试在更弱的、‘渐近非负曲率’的条件下,探索l2-上同调消失的可能性,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可验证的判据。”
他引入了论文的核心创新点——“基于几何结构的相空间分解技术”
和“修正的加权bo1ev估计”
。
随着他的讲解,屏幕上开始出现复杂的微分形式、流形示意图、以及精妙的积分不等式。
台下,鸦雀无声。
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因深刻领悟而出的轻微吸气声。
北大微分几何专家魏明远教授,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分解示意图,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动着,口中喃喃自语:“妙啊……将非紧区域的渐近行为,通过这种几何分解转化为一系列可控的局部问题……这个截断函数序列的构造,简直是艺术……”
清华的周浩然教授,则对那“修正的加权bo1ev估计”
更感兴趣,他身体微微前倾,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仿佛在内心与张诚进行着激烈的推演。
“这个权重的选择……巧妙地平衡了无穷远端的衰减和内部的正则性要求……这一步的放缩,堪称神来之笔!”
坐在院士席中的徐海院士,看着台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