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三境惊世满分传奇(2 / 4)

在北大中文系的古典文学研讨班上,一位白苍苍的老教授激动地挥舞着学报,声音颤抖:“同学们!

静一静!

都放下手中的《文心雕龙》,先看看这篇《三境递进论》!

作者,还是那个张诚!

还是那个九岁的张诚!”

台下瞬间鸦雀无声,随即一片哗然。

学生们争相传阅,当看到那恢宏的开篇、精妙的比喻、浩如烟海的典故和层层递进的哲思时,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这‘由王而圣,由圣而天’,这‘鲲游溟渤’、‘鹏转扶摇’、‘抟风九万’的譬喻……这真的是一个孩子能想出来的?”

“我的天,你看他引用的这些例子,召公甘棠、齐桓葵丘、管仲治国、商鞅变法、文景之治、王导之叹、范蠡散金、张良身退、郭子仪权倾不忌……这知识储备,我感觉我博士论文都引用不了这么精准!”

“还有对《吕氏春秋》、《春秋》、《礼运》、《道德经》、《庄子》的化用,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这已经不是博闻强记了,这是融会贯通啊!”

“我学了六年中文,感觉自己连他文章的皮毛都没摸到……”

课堂上,原本心高气傲的北大中文系才子才女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令人绝望的差距。

之前《意气论》带来的震撼尚未完全平复,这篇《三境递进论》则彻底击穿了他们心理防线。

张诚在他们心中,已然从“数学神童”

晋升为无法理解的“文理全神”

哲学系的教授们在课后沙龙里,围绕着《三境递进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子对儒道精神差异的把握,可谓一针见血。

楚王之仁限于疆域,孔子之仁推及人类,老子之道则越人我,直指自然。

这个‘三境递进’的框架,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哲学分析模型!”

“更难得的是其历史视野。

他将抽象的哲学境界与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相印证,管仲、商鞅、文景、张良、郭子仪……使得高深的哲理变得可触可感,这需要何等深厚的史识!”

“你们注意到最后了吗?他引庄周梦蝶作结,将‘失之得之’的至境归于物我两忘的逍遥,这画龙点睛之笔,简直神了!”

教授们一致认为,单凭这篇策论,张诚就足以在国学领域赢得一席之地。

他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让许多专业研究者都感到汗颜。

未名再次被“张诚”

和“《三境递进论》”

刷屏,帖子热度远以往。

【标题:《三境递进论》全文搬运!

跪求大神分析,这真是人类能写出来的?】

【标题:理性讨论,张诚的国学水平在北大能排进前百分之几?】

【标题:完了,我感觉我们文史哲专业的同学可以集体转行了……】

【标题:谁能告诉我,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数学年刊刷完,回来顺手屠榜文史?】

【标题:内部消息!

张诚本学期期末考核,数理化英史,全科满分!

全科满分啊!

最后那个关于“全科满分”

的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