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拓扑绝缘体材料——掺杂稀土元素的铋硫族化合物薄膜中的奇异磁电耦合效应与潜在应用”
。
这个课题无疑属于前沿领域。
拓扑绝缘体是一种内部绝缘、表面却能导电的奇异材料,其表面态受到拓扑性质的保护,非常稳定,在未来的低能耗电子学、自旋电子学甚至量子计算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而研究其在掺杂、外加磁场等条件下的磁电耦合行为,更是为了深入理解其物理本质并探索其调控手段。
在赵老的引荐下,张诚在一个下午来到了陈念桥教授位于清华物理系实验楼的项目组办公室。
办公室略显杂乱,堆满了各种仪器说明书、论文预印本和实验记录本,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化学试剂味道。
陈教授看起来四十多岁,头有些蓬乱,但眼神锐利,充满活力。
“你就是张诚?徐院士和赵老都提起过你。”
陈教授打量着眼前这个身材瘦小、面容稚嫩,眼神却异常沉静的孩子,语气中带着一丝审视,“你想参与科研?我们组的工作可不轻松,而且主要是实验物理,需要动手,需要分析大量的、有时甚至是混乱的数据。
你的数学能力或许有用,但前提是你能理解我们面对的物理问题。”
“陈教授,您好。
我明白。”
张诚不卑不亢地回答,“我正在系统学习物理基础课程。
我希望能从基础做起,学习实验技能,了解研究思路。
或许,在数据处理和理论模型方面,我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
陈教授沉吟了片刻。
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哪怕是天才,直接参与核心研究,听起来确实有些天方夜谭。
但想到两位院士的推荐,以及张诚那早已传开的、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他决定给一个机会。
“好吧。
你可以先跟着课题组,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主要是熟悉实验室安全规范,学习一些基本的样品表征和测量设备的操作,帮助博士生们整理和处理初步的实验数据。”
陈教授说道,“但是,你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一切规定,绝对保证安全!
而且,一切要以课题组博士生的指导为准,不能擅自操作贵重仪器。”
“我明白,谢谢陈教授!”
张诚心中一定,这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就这样,张诚正式以“科研助理”
(名义上的)的身份,加入了陈念桥教授的课题组。
课题组里有三位主要的博士生:负责材料合成与结构表征的沉稳大师兄李健,主要负责极低温强磁场下电输运测量的、干练的师姐孙薇,以及侧重于理论计算和模型分析的、略带书卷气的师兄王思远。
起初,张诚的处境颇为尴尬和困难。
他的年龄和体型在实验室里显得格格不入。
虽然李健和孙薇看在教授的面子上,对他还算客气,但也仅限于让他帮忙传递一下工具、记录一些简单的读数、或者用电脑软件绘制一些基础的数据图表。
更核心的样品制备、精密测量设备的操作、以及数据的深度分析,根本不会让他插手。
王思远则对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