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欢迎你加入北大!”
“周校长好,谢谢您亲自来接我。”
张诚伸出小手,与周副校长用力握了握,态度不卑不亢。
周副校长侧身,恭敬地介绍身旁的老者:“这位是徐海院士,也是我们‘联合培养导师小组’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数学和物理方向的宏观指导。
徐院士得知你今天到京,特意推掉了上午的一个会议,一定要亲自来接你。”
张诚心中微动,看向这位老者。
徐海院士,这个名字在学术圈如雷贯耳,是国内分析数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着作等身,门生遍布天下。
他连忙躬身问好:“徐院士好,劳您大驾,学生惶恐。”
徐海院士哈哈一笑,声音洪亮,带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爽直,他仔细端详着张诚,眼中满是欣赏与好奇:“哈哈,不必客气,不必惶恐!
我这把老骨头,能来接我们的小状元、小天才,高兴还来不及呢!
早就想见见你这个‘八省第一’的本尊了,果然气度不凡!
以后咱们就是‘同事’了,学习上有什么想法、困难,随时找我老头子!”
徐院士的平易近人,瞬间拉近了距离。
张诚也笑了起来:“一定经常向徐院士请教,您别嫌我烦就好。”
最后,周副校长介绍那位女性:“这位是王淑萍老师,是联合培养委员会经过精心挑选,为你配备的专职生活老师。
王老师以前在附小做过多年班主任,后来又在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学生工作,照顾孩子经验非常丰富,责任心极强。
以后你的日常起居、行程安排,就都由王老师负责了。”
王淑萍老师走上前,她蹲下身,与张诚平视,眼神温柔而坚定,语气柔和:“张诚同学,你好。
以后生活上有什么需要,想去哪里,或者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随时告诉王老师。
把我当成你在北京的家人就好。”
她的动作和语气,既体现了对张诚年龄的照顾,又保持着对他独立人格的尊重,尺度拿捏得极好。
“王老师好,以后麻烦您了。”
张诚感受到她的善意和专业,心中对未来的生活安排更多了几分踏实。
寒暄过后,一行人乘坐学校安排的商务车,驶离机场,朝着海淀区的方向前行。
车窗外的景色飞流转,从机场高的现代感,逐渐过渡到海淀区特有的浓郁学术文化氛围。
当汽车驶入颐和园路,那片闻名遐迩的飞檐斗拱、红墙灰瓦的建筑群映入眼帘时,即便是张诚,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丝朝圣般的庄重感。
燕园,到了。
车辆没有在热闹的新生报到区域停留,而是径直驶向了校园深处,靠近未名湖区域的一片相对幽静的居住区。
这里多是专家公寓和一些招待所,环境清雅,绿树成荫。
最终,车在一栋独立的、带着小院落的两层小楼前停下。
周副校长笑着解释道:“张诚啊,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年龄小,需要绝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同时未来可能还会有其他学校的导师前来交流指导,学校经过研究,决定将这套专家临湖苑暂借给你使用。
这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离图书馆、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