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综合性强校,则强调其学科门类齐全,文化氛围浓郁,能为张诚这种全能型天才提供更广阔的交叉学科探索空间。
每一所高校开出的条件,都优厚得令人咋舌,几乎都是为张诚一人量身定制的、突破了常规招生政策极限的“级方案”
。
不仅仅是高额奖学金、顶尖导师、本硕博连读,更有各种隐形的资源倾斜和未来展的承诺。
这已经不是在招收一个学生,而是在竞相投资一个注定要光耀学界的未来之星。
面对这令人眼花缭乱、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选择,县一中的校长和各位校领导、班主任们,彻底陷入了幸福的烦恼和选择困难症的晚期煎熬之中。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虽然禁烟但此刻也顾不上了),几位核心领导愁眉紧锁。
“清华的平台确实是最高,资源也最好……”
“北大的综合氛围和人文气息,对张诚的全面展可能更有利……”
“中科大的基础科学底蕴和培养天才的经验,不可小觑啊!”
“上交复旦的地理位置和展前景,也非常诱人……”
“唉,选哪个都觉得好,选哪个又都觉得可能会遗憾另一个……”
他们反复权衡,比较,争论得面红耳赤,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每一个方案都极具诱惑力,放弃任何一个都让人觉得可惜。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深知,这个决定不仅关乎张诚个人的未来,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甚至可能影响到学校与这些顶尖高校未来的关系。
压力巨大。
“要是……要是能都不得罪,又能让张诚享受到所有这些学校最好的资源就好了……”
一位年轻的副校长揉着太阳穴,异想天开地喃喃自语。
这本是一句无奈的吐槽,却像一道闪电,瞬间劈中了正在苦思冥想的教务处主任!
这位主任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等等!
你……你刚才说什么?都不得罪?享受所有资源?”
他猛地站起身,在会议室里快踱步,语飞快:“对啊!
我们为什么非要逼着张诚同学只选一所学校呢?既然这么多顶尖大学都如此求贤若渴,都愿意拿出最好的资源,我们能不能……能不能提出一个方案,让张诚同学可以同时在多所学校学习,汲取各家之长?”
这个石破天惊的想法,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同时……在多所学校学习?这……这符合规定吗?学籍怎么办?管理怎么办?”
校长下意识地提出质疑,但眼神中却燃起了前所未有的光芒。
“事在人为!”
主任越说越兴奋,“我们可以提议,由这些顶尖高校组成一个‘联合培养’机制!
类似于访问学者,或者特殊的交换生项目!
学籍可以挂在其中一所学校,但课程、导师、实验室资源,可以向所有参与联盟的学校开放!
由这些学校共同组成一个导师委员会,为张诚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他在不同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自由选择去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实验室进行学习和研究!”
这个想法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