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径的酶与中间产物、dna复制与转录翻译过程的细节比较、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某种遗传病的分子机制、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鉴别与反应……
在老师们紧紧盯着的目光中,张诚再次拿起了笔。
没有犹豫,没有卡壳。
那些在普通高中生看来如同天书般的专业名词、复杂的代谢图谱、精巧的分子机制,在他笔下如同早已谙熟于心的常识,被流畅地书写出来。
他甚至能指出题目中某一处表述不够严谨的地方,并给出更准确的描述。
当张诚再次以惊人的度和无可挑剔的准确性完成试卷,并再次获得一个毋庸置疑的满分时——
生物教研组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种近乎凝固的寂静。
老师们看着那张答卷,又看看那个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和孩子般倦容的“怪物”
,集体失声了。
孙老师扶着桌子,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经历一场八级地震,她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全科……这才是真正的全科天才吗……校长……校长知道了吗?他……他的心脏受得了吗?”
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再次毫无意外地,炸响了整个县一中。
张诚,要参加生物化学奥赛了!
这一次,引的已经不仅仅是震惊,而是一种近乎麻木的、对“天才”
二字的重新定义,以及一丝丝……对“人类智商上限”
的深深怀疑。
学神之路,再次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悍然转向,冲向了那充满无限奥秘与复杂的生命科学领域。
而我们的主角张诚,在经历了最初的“肉痛”
与“吐槽”
后,已然调整好了心态,准备在这片新的知识海洋中,再次掀起属于他的风暴。
只是那仅剩的114点积分,像是一个无声的提醒,诉说着这条“享受”
之路,是何等的“烧钱”
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