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缓慢。
有人额头冒汗,有人紧锁眉头,有人开始放弃某些题目,转而检查已做的部分。
唯有张诚,依旧保持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稳定节奏。
他审题极快,大脑如同频的处理器,迅分析着题目的核心结构与可能突破的方向。
草稿纸上,没有太多杂乱的涂画,只有清晰的思路主干和关键步骤的推导。
他的解答过程,带着一种与他年龄截然不符的老练与简洁,仿佛不是在绞尽脑汁地解题,而是在从容不迫地揭示题目本身固有的、等待被人现的数学美。
他遇到了一道极其刁钻的组合构造题,卡顿了近二十分钟。
这在他以往的考试中是极其罕见的。
监考老师注意到他长时间的凝滞,心中也不免为他感到惋惜,毕竟年龄太小,经验或许不足。
然而,张诚并未慌乱。
他闭上眼睛,暂时放空了思维,让大脑从固有的路径依赖中解脱出来。
几分钟后,他猛地睁开眼,一道亮光闪过眼底。
一个极其巧妙、甚至有些“非主流”
的构造想法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
他立刻提笔,飞快地将这个想法落实在纸上,逻辑严密,构造清晰,完美地解决了问题!
当他终于完成最后一道题的解答,并反复检查确认无误后,考试结束的铃声也即将响起。
他平静地放下笔,轻轻舒了一口气。
交卷后走出考场,等候在外的陈老师和领导们立刻围了上来,脸上写满了紧张与期盼。
“张诚,怎么样?题目难不难?都做出来了吗?”
陈老师的声音都有些颤。
张诚看着他们焦急的神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和:“都做完了,应该没问题。”
他的平静,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众人焦灼的心情,但巨大的悬念,依旧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等待成绩的日子,对于远在西北小县的许多人而言,是一种混合着希望、焦虑与巨大期盼的折磨。
而对于身处赛地的张诚一行人,则更多的是在各种讲座、参观和交流活动中度过。
张诚依旧利用这些时间,阅读着自己带来的书籍,仿佛那场决定命运的考试与他无关。
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当最终的成绩榜张贴出来,当那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榜位置,并且后面紧跟着的分数是刺目耀眼的“满分”
时,整个赛地现场,陷入了一种短暂的、诡异的寂静!
随即,巨大的哗然与惊呼如同潮水般爆开来!
“张诚?!
满分?!”
“又是他!
那个七岁的孩子!”
“金牌!
而且是满分金牌!”
“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国赛满分金牌!
史上最年轻吧?!”
消息像闪电一样,通过电话、网络,瞬间传遍了全国各地的中学数学圈,继而迅扩散到更广阔的公众视野!
七岁神童张诚,以满分成绩,夺得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成为该项赛事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满分金牌得主!